设立“指标长”,坚持“周交办”,建立“未办复核”制度,为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制度保障。先后出台《辉县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标长制度实施办法》《辉县市招商引资扶持办法(试行)》等规范制度文件,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顶层设计,深化政企对接,激励招商引资。由辉县市纪委监委牵头建立了乡镇(街道)、企业评议职能部门及重点科室机制,依托“共通办”微信服务公众平台,每月发布通报评议排名结果,以社会舆论倒逼职能部门和重点科室优化服务、转变作风。在辉县市设立20个行政执法监察点,特邀25名各行各业优秀代表作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实时监测市场主体对相关单位问题处理的满意度,以收集反馈循环的推进机制,形成“闭环”。
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采取统一组织、下上联动、分类评议方法的,抓实抓细评价体系,为厘清“中梗阻”症结打好起手牌。开展“访万企·解难题”活动,辉县市纪检监察干部下沉至100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代表性企业,听取收集企业关于营商环境需要解决的突出难题和意见建议,建立线索台账移交机制,及时跟踪落实。采取网络(手机)调查问卷方式,辉县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根据评议内容制作评价小程序,通过“共通办”公众号直接发送至参评主体。匿名参评,形式便捷,定向精准,企业家和乡镇(街道)负责人在办公室即可实现“一键评议”。评议活动分为企业评议和乡镇评议两部分,企业评议以企业为参评主体,涵盖规模以上及规模以下、商贸、农业等领域企业400多家,直面市场主体、重点项目和群众,围绕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履职不力,以权谋私等方面作为评议重要内容,把承担执法、审批等30个部门和68个重点科室作为评议对象。乡镇评议由22个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参评主体,以职能部门服务乡镇(街道)过程中存在的作风问题为评议内容,赋能乡镇话语权和决定权,确保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快速推进、落地落实。
以“作风纪律大整顿”为抓手,多部门统筹协作,辉县市纪委靠前跟进监督,在辉县市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系列活动。开门纳谏听真言,通报处置真亮剑。评议结果建立综合排名、定期通报、末位严肃问责的工作机制,对每季度、每半年、年度先进的职能部门和重点科室由市委、市政府进行通报表扬,并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对落后的职能部门和重点科室分别进行通报批评、约谈、予以免职或调整职务等处理。辉县市政务服务大厅以实现办事群众“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目标,设立了“办不成事”咨询窗口,给各服务窗口带上专项督导的“紧箍咒”,收到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好、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后,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让群众办事不用开后门,不用找熟人。业务窗口不配合、不改正的,转由政务服务督查股协调责成窗口人员立即整改,并对其进行考核扣分,考核情况每月进行通报。现受理群众反馈问题23件,均已处置到位。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紧盯市场主体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辉县市通过“13710”联合作战机制,以周交办、月点评的形式压茬推进各项任务,力促作风转变、效能提升。辉县市纪委深入组织全市各单位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对发生在身边的损害营商环境具体案件进行全市警示教育通报,强化震慑,举一反三,自查自纠,着力解决部分干部身上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和侵害漠视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为深入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企业满意度,辉县市营商办印发《关于开展市场主体大回访活动的实施方案》。相关单位和部门回访人主动上门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对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及时现场协调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列为待办重点,持续推进,让企业裁定转变服务职能和提升办事效率的成效。
下一步,辉县市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继续强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营商环境提升年”三大载体,努力为全面加快“四个辉县”建设夯实保障基础。(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