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勇攀科技高峰 用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2022-04-27 10:26:04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军旗

春风吹拂着大地,辉县市北云门镇中小营村,种粮大户王新忠蹲在地头,望着渐次扬花的小麦,不禁感慨:今年有望还是个丰收年!

信心何来?在王新忠看来,小麦要高产,好种子、好土地,才能打出好粮食。“俺这1100亩小麦,有700亩种的是欧教授培育的优良品种‘百农207’,就是前一段科技部部长点赞的那个品种!”

欧教授名叫欧行奇,1986年从位于新乡的河南科技学院(时为“百泉农专”)毕业留校,成为小麦育种专家、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黄光正先生的科研助手。

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端稳饭碗,意义重大。“打上学、留校那时候起,为农民育种、为国家育种,就是我们的使命。”出生在周口郸城农村的欧行奇,有着饿肚子的深刻记忆。

黄光正先生成功培育出的“百农3217”小麦优良品种,耐寒、耐瘠,且高产,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让黄淮地区一亩地多打300多斤小麦。

“百农”小麦系列优良品种不断开枝散叶,黄光正先生的3位弟子王世杰、茹振钢、欧行奇,名扬小麦育种界。“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矢志创新的‘百农精神’得以传承光大。”河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周志远说,该校以“农”起家,源于“农”、兴于“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道路上一路高歌。

一头站立三尺讲台,一头扎根乡野大地。2013年,由茹振钢主持、欧行奇作为第二育种人培育的“百农矮抗58”,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育种却异常艰辛。“‘百农207’的诞生,可以说是千万里挑一。”欧行奇说,通过选配优良亲本组合、超大规模种植、多性状均数平衡选择等技术,采用海量种植再精准选优的“老实”方法,进行“大海捞针”式的大群体选育,“百农207”这一“现象级”品种才最终选育成功。从2001年开始培育到通过国家审定并推广应用,用了13年时光。2019年,该品种荣获河南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今,“百农207”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上下,亩产1300斤左右,成为黄淮南片麦区第一大品种,也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

原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多年实践证明,“百农207”抗逆稳产高产广适,是能扛起粮食安全重任的小麦新品种,它解决了田间和农民的很多实际困难,经受得住多种自然灾害的考验,能省肥、省药、省工,绿色生产、简化栽培。

“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全国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继泽研究员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农3217”“百农矮抗58”“百农207”小麦品种,均在辉县诞生,是我国小麦领域的三大标志性品种,实现了让中国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

“百农家族”不断在壮大。在辉县市500多亩小麦试验田里,优良品种已有10多个,其中“百农307”亩产达到了1400多斤,“百农607”综合性能更优,达到1500斤左右,明年将迎来国家审定。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脚步丈量育种路。欧行奇回忆:刚从事育种时,扛起锄头开沟,师生拉耧播种,第二年开动马达打麦,虽苦更乐……现在,国家高度重视种业,习近平总书记前一段专门考察调研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极大鼓舞和振奋了农业科研工作者。“种业科技自立自强,让中国碗里盛满新乡粮,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

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优质农产品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我市小麦、玉米、水稻育种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通过国家、省级审定品种数量居全省18个地市之首。中国人每吃8个馒头、5碗面条,就有1个馒头、1碗面条来自我市培育的小麦品种。在平原示范区,全国唯一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正加速建设,预计今年麦收后投用。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