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亘古的涛声里,共产党和老百姓,就像鱼和水一样。鱼水情深,顺应滩区人民的百年期盼,原阳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干成了迁建这件了不起的事情。
官厂镇刘庄村和三里庄村搬进柳月湾社区前,就紧挨着,两个村子像双胞胎,村情十分相似。刘庄村村支书田秀军和三里庄村村支书李敬才,也因此关系十分要好,各项工作都要商讨一番。
2019年4月,安置区柳月湾社区基本完工,群众选房的事迫在眉睫。抓阄选房,全程公开透明;协助搬家,谁有困难立刻帮……刘庄村和三里庄村的党员干部攒着劲儿,后续的搬迁“进度条”也飞速加载。
从“迁建路”拐进柳月湾社区,路旁的一座3层建筑格外亮眼,这是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搬迁进来的8个村的村委会,都安在了这栋楼里。刘庄村和三里庄村的新村委会房间依旧挨着,都不用打电话,两步路,田秀军和李敬才就能相互找到。
“安置区名字都是群众自己想出来后,经过乡镇组织投票,层层筛选,最终定了‘世和园’。”来到世和园社区,蒋庄乡乡长李江波告诉笔者,世和园社区的名字是裴刘尧村党支部副书记乔德杰的创意。
“乡里的裴刘尧、宋刘尧、南赵庄、娄王屋4个村迁建到了一起,起这个名字寓意我们世代和谐。”乔德杰解释。
小区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规范、配套设施完善……在世和园社区“沉浸式”闲逛,发现与城市社区并无差别。
与其他安置区一样,从搬迁入住开始,世和园社区探索推行的是“村委+物业”的治理模式,成功破解了物业管理难题,帮助搬迁村民尽快适应了小区生活,成功过渡为社区“居民”,社区有序运转。
搬进社区的滩区群众和党员干部,依旧面临着新的挑战,但经历了“对战”黄河滩的过程,共同奔向好日子一直信心十足。
观念集中转变:素质大提升 社区荡新风
来到安置区后,大家察觉出了滩区百姓的思想变化。
“许多群众养成了一种不积攒、不存留的生活习惯。”黄河水患给滩区百姓留下了特殊的印记。因为安居难、不踏实,群众过惯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但在迁建社区,日子安定了下来,大家的眼光就放得长远了。
这种改变在迁建区很普遍。“茶台太小了,得赶紧换个大的。”原阳县大宾镇安置区孙堤社区居民孙安义是一名货车司机,从村里搬到社区已经有一年的时间,这个曾经让他“惊艳”的屋子,让他有了许多不顺眼的地方:缺个净水器、电视太小了、茶几该换了……
“现在待的公司规模还是小,如果有机会换一个福利更好的。”因为跑车常年在外奔波的孙安义,迁入新居后也换成了原阳一家工厂的专职司机,收入高又稳定,也不用自己操心找活儿了,但他不满足,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社区,对于孩子教育的话题,大家挂到嘴边上的频率越来越高。“等到开春,学生转来的就更多了,不少群众都担心学校的师资不够强。”在世和园社区,李江波说,“这个不用担心,师资方面县教育局会及时增配,还会抽调经验丰富的老师前来‘助阵’。”
“社区里的农机具明显少了。”大宾镇孙堤村党支部书记孙列建觉得这也是村民最大的变化之一。“都不愿意死守着这一亩三分地了,村旁有企业,离县城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用孙列建的话说,村民的“胆子”大了、心胸开阔了,家长里短的矛盾事几乎没有了,都忙着去打工赚钱。
田秀军也开始对现状不满意了:“村集体没有稳定收入,依托社区兴旺产业刻不容缓!”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结合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原阳县谋划实施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业产业园、生态旅游和安置区商业等一二三产业项目,一条属于原阳的绿色产业长廊正沿黄河蜿蜒展开。
(马丙宇 刘亚鑫 贺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