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司机权某因为开车时喝了一口水,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平原晚报》6月2日A05版报道)
车辆行驶时,司机做任何一个分心的“小动作”,都会影响到行驶安全,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放在平时,喝水就是一个非常随意的动作。然而,如果司机开车时,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喝水就是一个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危动作”。
司机权某为了解渴,竟然边开车边拿起水杯喝水,致使方向盘失去控制,车辆偏离行车道,直接撞上左侧超车道上一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从而酿成了“5·31”交通事故。
幸运的是,“5·31”交通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从受损的情况看,权某不但要维修自己的车辆,还得为受损的小轿车担责,赔偿被撞坏的隔离带,再加上其他间接损失,权某因为做“小动作”付出了“大代价”,真可谓害人又害己。
必须认识到,司机开车时,每一秒都是生死时刻。权某因为开车时喝水两三秒的时间,酿成了“5·31”交通事故,代价很大,教训沉痛,值得其他司机警醒。
众所周知,机动车的速度快,司机开车时必须集中精力驾驶,千万不能做分心的“小动作”。
然而,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有些司机比较“不老实”,开车时会做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小动作”,比如打电话、刷视频、点香烟、吃零食、捡东西……不一而足,屡见不鲜。
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表面看,上述列举的都是不起眼的“小动作”,殊不知,因为机动车速度很快,司机开车做“小动作”时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样也就开启了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模式。一旦遭遇紧急情况,难免手忙脚乱,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交通事故,其造成的后果比酒驾、醉驾也差不了多少,“5·31”交通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此,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公共交通安全,我们希望诸位司机吸取“5·31”交通事故教训,开车时务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千万不能做存在安全隐患的“小动作”,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为做“小动作”造成交通事故。
另外,司机开车时遇到一些事在所难免,比较妥当的处理方式是,请将车停在安全的地方后,再进行处理,绝不能边开车边处理,以确保自身安全和公共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