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记者从市12345公共服务热线办了解到,有市民对停车泊位规划长短不一问题提出质疑,城管部门给出了详细解答。(《平原晚报》3月17日A03版报道)
近日,我市的停车位管理工作移交给城管部门,此事成了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本报3月17日以“聚焦市区道路停车泊位施划”为栏题,刊发了3条相关新闻,将群众声音和相关部门解释报道出来,用新闻的形式回应公众的关切。
这3条新闻虽然都与停车位有关,但报道主题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第2条新闻中的“停车位重新施划标准长6米”值得我们给予关注。
据城管部门有关人士解释,原车位尺寸长5.6米、宽2.2米~2.5米不等,现根据路段宽窄实际重新施划标准长6米。因此,会造成比之前因地施划的泊位数整体少一些。
如果在地域宽广的地方,0.4米微乎其微,几乎忽略不计。但是,如果把0.4米放在停车位上,多个0.4米加起来就是个“长距离”,这样就会造成比之前因地施划的泊位数整体少一些的结果。
在有些人的眼里,停车位就是划三四道线的事儿,没啥“技术含量”。其实,划停车位也是有“学问”的,如果停车位划得不科学、不合理,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停车不方便、影响非机车通行、给道路添堵、存在安全隐患等,甚至会影响到公共安全。
3月18日,笔者在平原路和人民路的部分路段转了“一小圈”,发现停车位确实变长了。
有句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就因为增加了这0.4米,车与车之间的距离比较宽敞,给人焕然一新、旧貌换新颜的感觉。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或因为“不老练”,或因为停车位狭窄,司机停车时前走走,后退退,反反复复。此举,不但影响停车效率,还会影响到非机动车通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更有不慎者,可能剐蹭到其他车辆,产生纠纷。
现在,每个停车位增加了0.4米,两个相邻停车位增加的长度加起来就是0.8米,司机停车时进出方便,得心应手,可以提高停车效率。
城管部门还说,通过全面摸排,我市对路内包括路沿石以上一些有停车需求的区域停车泊位能划尽划,并有序推进智慧停车项目建设。
对此,我们相信城管部门的智慧和能力,希望他们通过“能划尽划”以弥补停车位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