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严女士今年已经56岁。1992年,当时怀孕6个月的她查出患有尿毒症,小孩出生之后,便开始她长达30年的透析生活。“很多年前,透析过程对我来说非常痛苦,过程中也经常呕吐、过敏、低血压,抢救那是经常发生的事,每次透析都像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严女士说,但医疗技术的进步、自己心态的改变,以及对限制饮食的坚持,都对自己的病情控制有莫大的帮助。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毛慧娟教授看来,尿毒症患者生存时间长、生活质量高,除了先进的透析技术和精湛的医术之外,更离不开患者极为严格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这是一个共性。“因为尿毒症患者尿液无法排出,病人吃进去的每一口食物都会有水分。如果没有控制好,体重增长过多,就会加重心脏负担,久之导致心脏肥大、心力衰竭。”毛慧娟告诉记者,患者首先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如果患者透析完的体重是50公斤,下次再来时不应该超过52公斤,但有些不自律的患者可能会长到54公斤,那多出来的体重就是水而不是脂肪。
透析可以部分代替患者的肾功能,但随着生存时间的拉长,尤其是透析10年、20年的病人,因为钙磷代谢的紊乱会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表现为骨痛,甚至腰椎发生压缩性骨折,是尿毒症的一个长期并发症。这一点在严女士身上也有体现,严女士的身高也因此从原本的163cm变成了现在的150cm左右。但是几年前她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不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对骨骼破坏也大幅减少,身高也没有再明显下降。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除了每周保证至少12小时的透析之外,也要定期检测身体的各项指标变化。“首先建议患者居家时每天称量体重,防止体重增长过多,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要超过干体重的4%;其次,尿毒症患者因尿量减少或无尿,不能通过尿排除钾,容易导致高钾血症,就会出现肌肉无力、麻痹、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跳骤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桂圆干、红枣、榴莲、桃子、香蕉、橙子等。”毛慧娟说。
此外,高磷血症是血管钙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尿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应限制坚果、动物内脏、肉汤、饮料、加工食品等含磷高的食物的摄入。“食用肉制品时也要先焯水,去掉食物中部分的磷、钾等物质。”毛慧娟还提醒,有些患者尽管经过充分透析和超滤,血压仍然持续升高,那就需要使用药物控制,同时,每天监测血压至少两次并做好记录,以方便在就医时给医生提供参考。
在需要血透的尿毒症患者中,慢性肾炎发展到中后期是一个常见的病因,早期的慢性肾炎患者应该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控制饮食,防止病情恶化。此外,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高发,也让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这些病人当中,往往发病年龄会更晚一些,其他器官的并发症也更多一些,这时候就要关注到肾脏。” 毛慧娟举例,不要认为糖尿病就是管理血糖,可能尿微量白蛋白出现的时候,就要积极干预,在选用降压药或者降糖药的时候,要兼顾到肾脏。“常规的肾脏病筛查非常重要。”(记者 许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