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病情不算严重,医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改善生活习惯,诸如避免长时间低头、注意颈椎放松等等。
此后10年,她历经大学、考研、求职、工作等重大人生节点,颈椎也在某些过度劳累的节点表现出剧烈的疼痛,且偶尔并发胸口疼痛、左手轻微麻木等症状。在几次就医的过程中,她还见证了身边人并发眩晕、恶心、呕吐、睡眠质量下降等其他症状。
“平时不聊这个话题不知道,一聊才发现身边竟然有那么多病友。”她感慨道。
秀容的遭遇并非个例,颈椎病也并非唯一困扰当代年轻人的骨骼疾病。据报道,预计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具体成因复杂,大致与坐姿不良、桌椅高低等因素有关。此外,由于运动不当导致的膝关节、踝关节等损伤,在年轻人群体中也屡见不鲜。常常被认为足够坚硬而遭忽视的骨骼,其健康状况同样需要关注。
静坐过久 脊柱负重
承受着人体的重量,汇聚着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经,脊柱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一旦发病,也常常产生连带症状。以颈椎为例,颈椎病的临床分型,方法不尽相同,常用的分型方法有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等等,一旦发病,会根据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延伸的范围影响特定部位,导致出现肩部、手部等部位麻木,以及走路不稳、眩晕恶心等症状,因人而异,牵涉范围不可谓不广。
“我国目前究竟有多少35岁以下的颈椎、腰椎疾病患者,具体数据不好估计,但可以说,患这些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主任医师温建民说道:“这其实是和时代的发展挂钩的。”
从医近40年,温建民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在骨骼疾病上的投射:“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脑、手机的普及,年轻人的颈椎病、腰椎病发病率也是逐年增加。举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手外伤比较多,因为用冲床多;现在的年轻人颈椎、腰椎疾病多了,因为用冲床少了,用电脑多了。”此外,长期久坐使用电脑,还可能诱发腱鞘炎、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等疾病。
有医生表示,年轻时脊柱出问题的大部分是白领人群,诸如媒体、计算机从业者,甚至教师、办公室文员这些,而纯体力劳动者年轻时很少有久坐、久伏案的机会,出现这种问题概率比较小,而中年以后出现退变性疾病概率高一些。
“我有一个师弟,是外科医生,二十八九岁就接受了颈椎手术,主要原因就是他要经常给患者做手术,要一直低头,不做手术的时候,写文章、做科研等都要伏案,导致颈椎出了问题。”一位年轻医生对记者讲述道。
脊柱健康问题,不仅局限于职场,也存在于学校。近日,央视新闻报道,预计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脊柱侧弯已经成了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与不良坐姿、桌椅高低不适等各种因素相关,若放任不管,不仅会影响患者形体美观,造成高低肩、长短腿等体态问题,还会造成肌肉紧张,严重的还会损害神经。
“特别是中午趴着睡觉,对学生脊柱不好,要引起重视。除此之外,一些家具的高度设计也不合理,像‘葛优瘫’这种不标准的坐姿也很不好。骨骼疾病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年轻抓起,这个和骨骼生长的规律有关,尽早干预要好一些。”温建民说,“年轻人的脊柱健康,关系到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如何防止白领阶层颈椎病、腰椎病发病率,可以说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引起公共卫生领域的注意。从个体来说,可以工作一段时间起来活动一下,中午有条件的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形成一种习惯。”
运动不当 关节受损
时代的发展在骨骼疾病上的投射,并不仅限于脊柱损伤。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运动的需求越来越高,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其中,作为人体下肢重要负重关节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尤其容易损伤。
“膝关节每走一步都在损害软骨,但身体也在修复,如果长期剧烈运动,修复速度跟不上损害速度,膝盖就容易出问题”。温建民说,“我不主张每天跑好几公里、每天都走10000步,要科学利用膝关节,不仅膝关节,任何一个关节过度使用都是不好的。”
在采访中,医生们表示,足球、篮球、排球等对抗性运动是运动损伤的高发区,如跟腱断裂、半月板损伤、网球肘等等,很多部位一旦损伤就很难恢复到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状态。此外,若年轻时长期运动不当,短期可能不会显现负面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损伤会越发明显。
除对抗性运动外,医生们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滑雪。
“滑雪是骨折高发运动,以前由于雪鞋的限制保护,骨折部位集中在小腿一带,近年来喜欢高山速降滑雪的人越来越多,骨折发生的部位也不局限于下肢,甚至连骨盆骨折都有,提醒滑雪爱好者一定要注意。”吉大一院创伤骨科主任孙大辉说。温建民也提醒,现在提倡冰雪运动,但要注意踝关节扭伤,滑雪时踝关节压力很大,哪怕不骨折,韧带损伤也很危险,会留下终身问题。
还有医生表示,并不是运动强度越大对身体越好,尤其是对骨关节,运动规范性、适量性很重要,运动强度也要循序渐进,强度逐渐适应,如果平时不锻炼,突然增加锻炼强度,特别容易出现损伤。除此之外,必要的热身运动和护具佩戴也很重要。
顺应规律 延缓退变
近年来,关于保护骨骼的健康常识,诸如避免久坐、端正坐姿、运动适度、注意热身之类,屡屡见诸报端。但个体从“懂得”到“做到”,还有相当的距离;社会对于年轻群体骨骼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对人体健康来说,不能光注意软的,也要注意硬的”,温建民说,“不能光重视心脑血管疾病而忽视骨骼疾病,软硬都要抓。一个人的骨干不行,就像盖楼的钢筋不行,楼是盖不好的。”
孙大辉也表示,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手术治疗骨折、关节损伤等疾病的术后恢复水平总体向好,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也比较普及,但手术治疗仍有风险,且人工关节也有使用年限,若置换后仍过度使用,则年限也会相应缩短。
不论静处还是运动,不论脊柱还是关节,“退变”是医生们常常提到的词语。从骨骼的生命周期来看,幼年时骨骼偏软,青壮年时骨骼偏硬,中老年以后骨骼偏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的质量也会逐渐下降,很多年轻时不明显的疾病,也容易慢慢显现出来。保养要点,始终在于顺应骨骼的生命规律,避免过度使用,及时干预,延缓退变的到来。
“有一些骨骼疾病是年轻时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加剧的,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年轻的时候间盘水分多,不易突出,30岁以后间盘弹性就会变差,容易突出。还比如年轻时如果运动量过大,年老时腰腿疼比较多,关节也容易退变。”孙大辉说道。
“有的病并不是病,而是老了, 30岁以后整个骨骼系统都走下坡路了,还是要服老。退变也是自然规律,任何一件东西,常年风吹雨打,自己就会老化,人体也是一样,但我们知道规律,就要合理利用它,早发现早干预,让退变来得晚一点。”温建民语重心长地说。
“这些年下来,我的感受是,你一旦得了这个病,就得一直注意它,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无所谓了。”经过与颈椎病长达10年的斗争、不知被慢性的痛苦消磨多少生命力后,秀容发自内心地感慨道。(记者 贾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