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爱耳日,记者日前走访上海九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现,以前突发性耳聋多见于中老年人,但如今正逐渐“偷走”年轻人的听力。
熬夜、加班后突然听不见了
“医生,你不要吓我,我这么早就要聋了吗?”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越来越年轻了,许多人难以置信,反复向医生确认是不是真的——毕竟,头还没秃呢,咋就要聋了?
一位年轻的海员,已是第二次突发耳聋了。第一次找到上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李蕴的时候,年轻人说他刚刚出海回来,在海上休息不好,人很焦虑,回来就突聋了。由于治疗及时,听力慢慢恢复。想不到这次出海归来,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考试前、毕业前,很多学生压力大,神经处于高度紧张中,听力易在短期内下降造成突发性耳聋。此外许多熬夜、加班的或过度劳累的人群也容易患上突发性耳聋,跟身体免疫力下降有关。”李蕴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国内并没有确切研究数据,但临床上明显感受到有年轻化趋势。一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充分休息后可以恢复听力,大部分患者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都可恢复听力。但是突发性耳聋是有最佳治疗期限的,一般在发病3天内进行治疗,治疗的有效率高达70%-80%,如果一直延误治疗的话,会对听力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造成永久性耳聋。
长期使用耳机 导致听力损失
不久前,李蕴接诊了一位因长期使用耳机而导致听力受损的女青年,这名患者是客服人员,工作时间戴着耳机接听电话。为了不受到其他同事的干扰,耳机音量还开得挺大。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多,最终,女青年就诊发现听力损失达到50分贝,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听力损失。所幸经过入院治疗后,她的听力基本得到恢复。
如今,耳机成为年轻人生活的标配,在地铁、公交车上经常看到戴着耳机听音乐看剧的人。由于环境嘈杂,他们的耳机音量又调得比较大。这些坏习惯都在影响着年轻人的听力。网上有研究表明,戴着耳机听音乐,耳机声音超过85分贝,时长超过30分钟,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长期这样做,就会比正常人更提前得老年性耳聋。
从长远来看,很多老年人听力受损也和年轻时候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中有关。研究发现老年性耳聋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其中,听力减退在9个导致老年痴呆的可控高危因素中高居首位。陈颖告诉记者,应尽量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使用耳机时,建议音量不要超过设备最大输出的60%,且每次听时间不超过60分钟。晚上不要戴着耳机入睡。
听力保护应当持续一生
在“听”声音的过程中,耳蜗内的毛细胞是听到声音的重要助手,每个人出生时大约有15000个左右的毛细胞(不是耳朵毛),从出生开始就不断损失,且不会再生。过大的音量会带来强烈的震动,毛细胞震坏,慢慢就听不见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所长、九院院长吴皓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向大众传递全生命周期的听力保护的理念。早在1998年,吴皓团队就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研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两阶段筛查模式。目前上海地区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已超过98%。2日,他和团队回访了上海市第四聋校,这里的聋哑孩子已经很少。“先天性聋儿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干预,他们可以说话,可以进入普通学校,过上正常的生活。”
近年来,吴皓团队又把目光聚焦到老年人群体。“老年性耳聋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从年轻开始就长期受到强声刺激,累积效应就会逐渐导致听力损失,这个过程往往是不可逆转的。”他向记者介绍,早诊早治,是治疗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则。老年人对语言的分辨和理解能力差,由于无法正常获取外界信息,难以融入社会与周围人群交流,容易诱发认知功能障碍。而使用助听器可以减少听力损失造成的额外风险。
2020年,吴皓团队在上海启动了一项旨为防治老年性耳聋、干预老年认知障碍的中国老年听力健康项目,希望验证有效听力干预可延缓或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专家建议 如何保护听力?
■少去嘈杂吵闹的场所,需要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应该佩戴耳塞等防护设备。
■耳机的使用不应时间过长,音量不宜过大。尽量选正规品牌的产品。
■作息规律,避免劳累和熬夜,饮食均衡,科学运动。
■慎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不要自己盲掏耳朵,力度掌握不好容易损伤耳道。也不要去不正规的地方“采耳”,小心真菌感染。
■当感觉自己听不清楚别人说话或耳鸣、耳闷时,及时到医院就诊。(首席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