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河南担当——写在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

2022-06-09 09:35:37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 陈茁 张体义 温小娟 刘春香

  6月的中原大地,骄阳似火。禹州市火龙镇瓦店村,刚刚收割的麦田里,村民正抓紧腾茬播种秋作物。

  村边台地上,是赫赫有名的瓦店遗址。今年67岁的方燕明,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他,正蹲在探方内,跟同事一起探索着黄土之下夏文化的密码,不断丰富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新密李家沟、新郑裴李岗、渑池仰韶村、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安阳殷墟……几代河南考古工作者踔厉奋进,用手铲实证着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中华文明探源中展现着河南担当。

  斗转星移,从中原大地生长出来的文明之光,犹如茁壮的庄稼一样,历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生生不息……

  华夏文明根从“中”来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场特展正在举行。这场名为“何以中国”的特展,西周青铜器何尊是当仁不让的明星。何尊内底,长达122字的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的历史事实。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一个“中”字,与河南结下不解之缘。

  以“中”为基点,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中,“中”似风中飘扬的旗帜,便有了四面八方。

  由“中”而“中原”,“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诗经的吟唱在大地回响。

  由“中原”而“中国”。“中国”的印迹由此镌刻进世界文明史册……

  行走河南,随处可听到“中”。它是这片土地不可分割的文化基因,深深融入中原父老的血脉,带着肯定和自信。

  考古学家刘庆柱说,中国的核心基因是“中”,“中”是东西南北的汇聚,“中”就是根。中国是从“中”来的,建国要立“中”,建都也要立“中”,皇宫要建在都城正中间,皇宫里象征国家的大朝正殿要建在皇宫的正中间。“都”立在哪里?就立在中原了,最后国家也叫“中”。

  中原,是中国的缩影,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这里是地理概念上的“早期中国”。

  芒种时节,登封观星台迎来不少游客,古人对天象的观测与研究,对“天地之中”的信仰和宇宙观,令人啧啧赞叹。文化学者阎铁成说,根据文献记载,古代多把嵩山周围、伊洛地区称为“中国”。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里是文化发展史上的“早期中国”。

  仰韶村遗址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考古发掘不断“上新”,努力追溯着中华文明的源流。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一个绚烂的彩陶世界。红色陶罐上,绽放的花朵、灵动的飞鸟,掀起了一次史前艺术浪潮。5000年前,仰韶文化从这里开枝散叶,花开中国,为后来统一文明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根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的强势扩张形成了“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这里还是王权国家的“早期中国”。

  在登封王成岗遗址,大城小城比邻而设,一条大型探沟里夯土遗迹清晰可见,这里或与“禹都阳城”有关。大禹治水,夏启家天下,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并为商、周沿袭认同,夏商周被后世合称为“三代”。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说,中国现代考古学从河南起步,中华文明探源从河南开始。夏商周三代王朝奠定了国家层面的“早期中国”,从王朝到帝国,中原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世界古代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中原是这一文明谱系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域,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根与魂,是中华文化的主干。

  璀璨遗产精神家园

  历史长河,在中原大地留下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存,质朴独特的风土人文。

  数据表明,全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数量居全国第二;全省可移动文物1773620件/套,列全国第四位;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21处。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12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1030个。

  寻根拜祖,可以知晓我们的来路。

  姓氏是中国人传递血脉的基因。在新郑黄帝故里百家姓广场,竖立着一面中华姓氏墙。每年农历三月三,前来参加拜祖大典的嘉宾都会虔诚地寻找自己的姓氏,激荡起浓得化不开的故土情怀。

  “全国10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和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78个,这使得河南成为姓氏文化大省。”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新斌说,尊宗敬祖,是中华文明绵绵永续的精神密码,也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纽带。

  稽古问字,可以窥见文明曙光。

  夏天的二里头遗址,纵横交错的探方与周边郁郁葱葱的树木相映成趣。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赵海涛说,经过60多年接续发掘,二里头都城面貌越来越清晰了。离探方不远,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无数游客争相奔赴这里,一睹3800年前古人生活的绚丽图景。

  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启“古文字里的数字”直播,带领观众穿越到殷商时期,了解文字发展史,感受汉字演化奇趣,吸引117万人次在线观看。

  “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保证了文明的延续,保障了知识的积累,带来新的创造。”曾扎根安阳20余年、主持殷墟发掘与研究工作的考古学者唐际根说,最初的汉字是在中原形成的。我们应从中挖掘更加厚重、持久的文化力量,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不断进步。

  择中建都,可以体验古都魅力。

  夜幕降临,无论是踏入隋唐洛阳城,还是走进“大宋东京”开封,灯光秀、古建筑、实景演出组成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面,为游客呈现古都历史变迁的视听盛宴。

  走进河南博物院,人们还能在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中,感受到中原大地名都相望,城垣相叠,斯文在兹。

  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其中3000年以河南为中心;在中国大一统的11个朝代中,7个在河南建都。郑州、开封、洛阳、安阳,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占了半壁江山。

  打开典籍,可以对话诸子先贤。

  想与“老子”“杜甫”“刘禹锡”等先哲名人穿越对话?不妨到“只有河南”景区的《幻城》剧场瞅一瞅,台上台下,一起聆听历史的回响。

  皇皇二十四史里,有列传的名人共5700余人,仅汉、唐、宋、明四个朝代,河南籍名人就达912个,星光熠熠。

  鹿邑的老子、南阳的张仲景、漯河的许慎、新郑的白居易、巩义的杜甫、沁阳的朱载堉……他们留下的不仅有音乐、诗歌、绘画,还有智慧、勤勉、善良。河南,是最适合华夏文明生长的土地。

  看河南文化,可以有小目标:开封的夜市、龙门的微笑、少林的禅意、信阳的茶香……知中原历史,可以有大方向:16条文化主题线路丰富多彩,人类的起源、元典思想,治黄史诗、科技发明、红色中原……

  一处处遗迹、一座座博物馆、一件件文物,无数次让我们深情触摸华夏文明根脉,感知厚重中原文化底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创新发展拥抱未来

  端午节假期,“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一票难约,每天4场线上公益讲解大受欢迎。这座位于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业不足一个月即成为网红打卡地。

  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一票难约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是让文物保护与时代共进人民共享的生动注脚。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这是新时代赋予河南的光荣使命。

  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统领,当前,我省全力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进展,一批重大文化标识性项目相继落地。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溪水潺潺,下沉式的博物馆建筑犹如折叠时空,整体外观与遗址地面浑然一体;站在刚刚主体结构封顶的黄河博物馆观景台上,一览大河东去,心旷神怡。开封城摞城遗址博物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州桥遗址博物馆、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安阳殷墟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快马加鞭,进展顺利。

  按照全省规划,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还将紧扣历史断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三要素,加快建设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

  创意引领,科技赋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具象化”“可感知”“读得懂”。

  “跳出龙门看龙门”是个什么神奇的体验?在龙门石窟古街上演的《无上龙门》5D演出,通过让游客“置身”莲花洞内,与卢舍那大佛贴面而过等场景体验,激起人们去深度探究世界遗产的热情。

  新郑歌钟、王孙诰编磬、瑟、笙……千年前的古乐器与现代潮流音乐碰撞会擦出什么火花?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用九种古乐器全新解锁古风版《孤勇者》,让观众感受跨越千年的历史相遇,回望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文化创新的宝藏。拥抱未来,我们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发频繁地相遇,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再创新的辉煌。

  一图看懂

  中华文明探源中的河南贡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研究古老文明起源、形成的综合性研究项目。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中国现代考古学从河南起步,中华文明探源从河南开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与河南密切相关。

  万年奠基

  距今一万年左右,栽培农业出现。新密李家沟遗址弃“旧”从“新”,连接起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八千年起步

  农业初步发展,精神生活开始丰富。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吹响了远古文明的声音。

  六千年加速

  社会出现分化,大型聚落出现。仰韶文化的彩陶在黄河流域露出了彩色的文明曙光。

  五千年进入

  大型都邑出现,形成金字塔式社会结构。巩义双槐树遗址都邑性质中心聚落孕育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四千年过渡

  中华文明开始以中原地区王朝为中心的文明一体化进程。登封王城岗、偃师二里头等遗址证明夏王朝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河南境内。

  三千年巩固

  商代晚期到西周封邦建国,中原王朝统治得以巩固。殷墟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的基点。

  两千年转型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西汉早期,中华文明从王国文明转型为帝国文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标志着河南是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

  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考古责任重大,河南责无旁贷。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