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化插上科技之翼

2022-06-06 12:22:46 来源: 人民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近年来,在科技的加持与赋能下,我国文化事业进入大规模应用现代科技的新阶段,文化创造力和活力更加迸发。科学技术使文化的魅力格外动人。

  科技能把种种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让美好的寓意格外彰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其简约大气、未来感十足的表演令全世界惊艳,600多名小演员在雪地上奔跑时,由光影虚拟出的雪地竟会出现逼真的足迹,由光影虚拟的雪花伴随着孩子们奔跑,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奥运五环冰雕破冰而出的那一幕更是把“破冰”二字的内涵彰显无遗,打破坚冰才能打破隔阂、相互靠近、彼此温暖……深刻的内涵表现得如此真切而自然,有赖于最新的裸眼3D技术。据统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应用的数字科技创新手段多达数十种,从早已耳熟能详的超高清LED屏幕显示、人工智能、5G、云计算,到还罕为人知的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绿色燃料动能等,共同助力导演组将艺术创意变成现实。

  科学技术还能帮助揭去历史的面纱,让我们读懂古人留下的信息。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考古热、文物热、文博热持续升温,相关影视节目大受欢迎,但不少观众纳闷,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数千年前乃至上万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生活的?的确,在现代科技诞生之前,即便偶然发现了远古的遗存,人们也难以提取蕴含其中的历史信息,而现代科技大大减少了这样的遗憾。通过分析骨骼中的微量元素,考古学家能得知这些古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移民,还能知道其食物来源、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通过提取和分析骨骼或牙齿中的基因,就能知道古人的来源;通过分析遗存土壤中的花粉就能知道当时的气温、湿度等气候环境信息;通过分析遗存中的植物种子就能知道它们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培育的……所有这些信息加起来就勾画出一幅比较清晰的古人社会生活图像。这是单纯依靠文字记载所不能获取的宝贵信息,对于我们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深化历史认知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技术应用于文化领域当然远远不止上述两个方面,在21世纪,文化创造与创作生产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丰富了文化创造的手段,文化彰显了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二者相互融合,交相辉映。

  最近,神舟十三号上的3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吸引全国亿万青少年观看。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已从神话变成现实。看看中国为航天器起的名字吧:载人飞船叫“神舟”、空间站叫“天宫”、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中继通信卫星叫“鹊桥”……古老瑰丽的神话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焕发出新的夺目光彩。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也证明科技让文化更迷人。(张 贺)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