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文学形象,如歌词中的“繁花”“火炬”“甘泉”,尤其是“如果没有人来幻想明天花儿会开放,就不会有人拼尽全力播种下希望,如果没有人来相信明天繁花似海洋,就不会有人跟随跋涉百年的茫茫”,歌词在一连串的假设复句中,对“理想”的定义作出了诗意而隽永的读解。“播种”“跋涉”“寻找”,形象地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牺牲、创造。
歌曲以钢琴家郎朗的钢琴独奏引领,旋律如阳光般倾泻而来,明亮、纯净、流畅,又像淙淙溪流,九曲回环奔流入海。主歌以简明平实的述说手法、简约朴实的音乐语汇,讲述从播种到开花的季节演变,比喻风雨兼程的百年征程。“如果没有人去荒蛮之中寻找出甘泉,就不会有人认为生活充满着甘甜,如果没有人去高山顶上把火炬点燃,就不会有人相信明天信仰着理想”。副歌逐渐升温,从男声女声复调对位到钢琴独奏、管弦乐的交织、打击乐的汇入,乐音逐渐走向丰富激越,将歌曲推向高潮,“回首望,路遥遥,多少行囊没了主人,抬头看,路漫漫,理想依旧耀前方”。
10位歌手的演唱也将主题诠释得比较到位。女声温柔,歌咏理想之美;男声雄壮,高唱信念如磐。歌曲从独唱起到齐唱续,唱出了歌者的心声与追随的豪迈,也唱出了对理想和逐梦者的深情赞美。
在庆祝建党百年晚会、音乐软件、新闻专题的背景乐中,越来越多的人听到这歌声、听懂这旋律,引发了大众对追寻理想的共鸣共情。越来越多年轻人,深藏心底的理想的种子就这样在歌声中萌动,凝聚起奋斗新时代的力量。
聆听旋律,剧情中那些经典的画面一一浮现。理想的火炬代代相传,音与画的契合互为补充,又借音乐插上翅膀。(蒋祖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