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关于村落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问题。来自西方的文明起源理论把城市作为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忽视村落的地位与作用,这与中国文明起源的实际并不相符。作者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既是城市与村落分离的过程,也是城市与村落所共同构建的方国共同体成长的过程,村落在文明起源中同样具有标志性意义。
又如,以往的研究多关注城市文明的引领性和农耕文明的落后性。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村落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持久、最为稳定的社会单元与聚落单元,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基点和基本构成。其中所涵养、传承、生发的农耕文明筑就了中国历史的昌盛,为当今社会留下了丰厚的农耕文化遗产。
再如,关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基因问题。以往的研究多认为古代村落中弥漫着小生产者的“封闭”,“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农民就是“一盘散沙”。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村落自产生起,便有着较强的共同体特征,在长期传承发展中,村落中的公共活动与公共事务一直较为丰富,既有祭社、祭神、驱傩、求雨、腊祭等祭祀活动,又有修路、架桥、凿井、建房等公共事务,还有春节、上元、清明、端午、中秋等各种各样的节庆娱乐。由此造就了古代村落文化中的合作意识与集体精神。中国古代村落文化中还充满着浓厚的乡邻之情,浸润在村落日常中的邻里守望,不仅是一种伦理要求,更是村民精神与实际生存的需要。村落中所凝聚传承的这些传统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基因所在,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特色。
另如,在近代化进程中村落的命运与价值问题。以往的研究多从西方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近代化进程必然是村落的衰退和城市的扩张。作者则提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村落始终是城乡一体社会结构中的基础,是与城市共存的基本聚落单位,以及人们的精神家园。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可以通过城市化来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则必须以乡村振兴为基础,必须是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现代化。
在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研究中,作者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哲学与人文思辨的传统,这与中国传统社会的整体性是一致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多元性与兼容性,是套用西方学术理论范式所难以解读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新教授从整体性出发,把握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有特定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作者:王和,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