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中国美学精神 创作电影艺术精品

2022-02-16 12:32:32 来源: 光明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古今中外的艺术无不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与时代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回首中国电影史,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积极投身到抗战救亡的时代洪流中。战后,一大批银幕佳作以其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力度和民族化的电影语言完成了对时代的忠实纪录。新时期,老、中、青三代电影人各领风骚,开创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实现了与世界电影接轨。21世纪以来,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和新生代电影不断拓展其创作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中国电影的多元繁荣局面。可以说,中国电影一直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时代性离不开民族性,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真正伟大的艺术一定深扎在本民族文化的沃土中,而不是一味地仰人鼻息,东施效颦,成为西方艺术的移植版。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化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地气、增底气、注生气,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前些年,少数作品的确存在着脱离本土脱离民族文化的“去中国化”倾向,一味按照好莱坞工业标准和类型化套路,极尽铺张奢华之能事。然而,这些呼声虚高的电影在国内外市场和舆论上遭遇双重惨败,证明这个世界并不需要第二个好莱坞。

  作为一种舶来艺术,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一直处在对域外电影的模仿中,然而,早期的电影人并未放弃对电影本土化、民族化的探索和追求。1923年,《孤儿救祖记》就已在故事内容和主题设置上,摆脱了对西方电影的因袭模仿,成为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里程碑式作品。此后,《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芙蓉镇》《霸王别姬》等一大批杰作星光灿烂,深度反映中国现实又融合了本民族文化审美传统,能与世界电影史上的任何优秀电影相媲美。可见,只有将镜头切入到生活的最前沿,从传统文化的酒缸中浸泡出来、带着浓厚本土风味的电影才能传之久远,青史留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用宏大视角记录历史,歌颂时代一直是中国电影的光荣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诸多电影人用镜头或记录或书写着美好中国,用银幕礼赞伟大时代,涌现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流浪地球》《金刚川》《夺冠》《你好,李焕英》《长津湖之水门桥》等一大批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彰显了电影创作的本土特色与文化自信,呈现出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良性生态格局。未来,中国电影还需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深挖细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不断提升创作质量,提升电影文化品质,艺术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精神。在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中,创作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美学精神的电影精品,呈现给全世界观众。

  (作者:王昱坤,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