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 蕊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张世光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记者视频连线张世光时,他说:“人民满意,方能彰显职业价值。和那些逆行而上、出生入死的英模相比,我只是在本职岗位上做了一些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荣誉面前,他如往常一样平和冷静,眼神里透着一股纯粹和坚定。
张世光2006年从部队转业从事检察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办案求极致,办理的6件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12件案件入选全省典型案例;他敢于突破,运用“五个公开”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化解纠纷,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政和;他潜心钻研业务,成为全国行政检察师资库成员,其办案经验在全国推广……
如我在诉,把“小案”当作“天大的事”来办
王某多年前因11棵树的所有权与李某产生纠纷,后因不满乡政府的确权决定,将乡政府告上法庭,之后向检察院申请行政监督。但由于证据不足等原因,检察机关无法支持其监督申请。
“张检察官,我就是争口气,你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我就带着一家人去拼命。”王某眼含泪水说出的一句话让张世光震惊,也让正在给王某解释法律程序的他有了更多的反思——
行政检察的意义是什么?因为11棵树积下的多年恩怨,仅仅靠一纸“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决定就能了结?通过多次走访,张世光发现,虽然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些树属于王某,但是,李某提供的证据与现实情况有矛盾之处,这就说明,乡政府的确权决定并非完全公正。张世光一边反复向王某释法说理,联系当地政府上门调解,一边根据他的家庭情况申请司法救助,让王某感受到法律的温暖。慢慢地,王某心里长期郁积的“死疙瘩”解开了,最终同意与乡政府和解。
“每起案件的背后都是群众的急难愁盼,哪怕再小,也要当成‘天大的事’来办。”张世光这样告诉自己。多年来,张世光以“办案就是办人生”的态度和担当,久久为功,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结各类行政检察案件206件,相继化解了长达20年、29年、35年等一系列复杂矛盾纠纷。
啃“硬骨头”,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上世纪90年代,因为半亩地将县政府告上法庭,在诉讼道路上奔波了近20年的孟某,直接将一麻袋文书扛到张世光的办公室。
一番交流后,张世光发现,孟某虽已年近七旬,但头脑清晰,说起案件头头是道,还声称自己是个“民间法律代理人”。
张世光从法院裁判证据采信和法律适用入手,深入分析研判在案证据,逐条向孟某解释,努力把事实辨明、把法律讲透,并就一些证据瑕疵和固执己见的孟某展开法律辩论。一次次的辩论让孟某心服口服,“我接受检察机关的决定,为你们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点赞”。
强大的责任心给予张世光无穷的勇气和力量。翻开他所办案件的卷宗,几乎是“硬骨头”的大集合。“啃‘硬骨头’、解‘死疙瘩’,就是要千方百计降低群众不该有的诉讼成本,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张世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创新机制,激活社会治理“一盘棋”
行政检察案件俗称“民告官”,“程序空转”问题比较严重。想要改革创新,就要对“程序空转”动真碰硬。张世光抓住这个“牛鼻子”,把目光放在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上。
在省人民检察院七部和市人民检察院党组的支持和指导下,张世光和他的团队探索构建公开听证、公开宣告、公开审查、公开送达、公开回复的“五个公开”化解机制,先后成功化解127起行政争议。
基层行政检察办案数量少,社会治理参与度低,一度让张世光很头疼。如何从体制机制层面打破行政执法“数据壁垒”?曾经管理使用过“两法衔接”平台的张世光,决定借助“大数据”的力量。他带领团队建立行政检察大数据职能辅助监督平台,把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非诉执行的全过程纳入监督范围,使之成为做实基层行政检察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张世光的这一设想得到省人民检察院和新乡市委的大力支持,该平台先后联网新乡地区13家检察机关、13家审判机关、453家行政机关,并被纳入市平安建设考核项目,激活了社会治理的“一盘棋”。
“带着感情去办案,带着人性去实现公平正义,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办案就是办人生,不仅仅是办当事人的人生,也是我们每一名检察官的人生。”张世光常以此自励,这也是他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