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引导全社会争做新时代奋斗者。
426.17万名注册志愿者、1.53万个注册组织及团体、1.48亿小时服务时长……这是广州志愿服务工作的年度成绩单。行百里者半九十。广州持续探索融入社会治理、服务百姓民生、顺应时代需求的志愿服务发展路径,建设一座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的“志愿之城”,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原则:融入生活 全民参与
近年来,广州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凸显特色品牌效应,让志愿服务文化日渐融入百姓生活,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氛围愈加浓厚。
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精心打造一批志愿服务项目的“广州品牌”。组织近万人次志愿者参与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第130届广交会、第29届广州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举办广州、深圳志愿服务“双城联动”项目发布会暨“我为群众办实事”第十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邀请穗港澳专家学者、志愿服务践行者参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大赛等形式,在全市培育扶持“长者心声热线”“金秋送暖·义心传城”“爱心待餐”等263个长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围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等领域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推选工作,全市袁淑文、梁修飞2名志愿者,华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2个志愿服务组织,“绿豆丁爱地球”生态环境教育志愿服务项目、蓝信封留守儿童心理支持项目、“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公益项目3个志愿服务项目分别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志愿服务离市民越来越近。
善小常为,志愿服务的长效高效需要制度保障。广州市注重政策顶层设计,开展《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修订立法工作,分类制定《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广州市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建设的实施方案》《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工作指引》等政策文件,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的法治化水平。为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市文明委下设广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专项小组,作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全市志愿服务工作。
去年,广州市发布首部社区志愿服务行业性报告,并编印《广州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超大城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广州样本”》等理论经验材料,展现了志愿服务理论研究正朝着更深入、更系统化方向指导未来的实践与探索。
方向:志愿者事业要跟国家发展同行
“志愿者事业要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广州市志愿服务工作要着眼于健全体系、打造品牌、培育队伍,推动“志愿之城”迈向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发展的更高水平。
记者获悉,市文明办将制订印发广州市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阵地设施融合建设,提高阵地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未来,广州要在各区打造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月活动,紧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明广州等重点任务,组织“海珠区‘湿地里的奇妙自然 共享城央之美’志愿服务”“番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粤剧文化传承”“花都区花匠‘4+N’红色文化筑梦”等具有本土特色的主题活动。
志愿服务归根结底是为民服务。市文明办计划于今年举办广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征集活动,培育发展一批党政关切、群众急需、优质高效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并通过建立机关、学校、企业与中心(所、站)结对共建机制,丰富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深化“互联网+志愿服务”,推进与“志愿时”、广州公益“时间银行”等平台资源互联互通,探索一条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广州志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