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的一天丨致敬!大地上的星火

2022-05-30 10:41:43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核心提示

  有一些伟大的名字,如天上的星辰,指引着时代的方向。而这片大地上,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或义无反顾扎根基层,或勇往直前开辟新路。他们如大地上的星火,在各个领域发出耀眼光芒。

  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值此之际,本报记者走近6位河南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观察他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一天,听他们讲述以实际行动书写科技创新的动人故事。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王梅云

  走得再远,也要回到家乡

  □本报记者 师喆 王歌

  5月25日7点左右,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王梅云就来到了办公室。

  处理国内外邮件、准备例行会诊、讲课,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

  8点,是影像科例行会诊讲课时间。受疫情影响,近期会诊和讲课多在线上开展。

  “诊断正确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我们的工作直接决定了后续治疗方案,决定了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悲欢。”通过屏幕,王梅云反复提醒同事。

  9点,王梅云着手跟进科研项目合作进展:“昨天跟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的合作交流会谈内容要落到实处,请各位根据分工抓紧时间查阅文献,制订方案。”

  接着,王梅云处理科室日常管理工作、疑难病例会诊、指导青年医生工作、参加医院相关会议……一天下来,电话一个接一个,她不急不躁,应对自如。

  “我做的都是最普通的事。”在王梅云看来,无论是成功申请成为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还是受邀回到家乡工作,她的目标都是治病救人。

  可是她却做出了不普通的成绩:

  在全球首个报道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影像和临床特征;

  在国内率先开展帕金森病震颤的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

  成为国内放射学界首位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认证培训师、国际神经血管疾病学会主席……

  “国外基础医学研究知识更新很快,想要在专业领域取得突破,必须持续学习。”王梅云说,工作再忙,她也会挤出时间查阅资料。

  在一次学术交流中,她发现国内教科书上“第五脑室”的概念错误,为避免误诊,她第一时间纠正这个概念:在中文核心医学期刊上专门撰文纠正概念,还首个将正确概念写入“十三五”规划研究生教材里。

  “走得再远,也要记得回到家乡。”作为河南省引进的海外优秀人才,王梅云从不后悔放弃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工作机会回国。她希望更多留学归国人员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家乡人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马雄风

  和棉农一起实现梦想

  □本报记者 师喆 王歌

  上午8点30分和研究小组开视频会,10点与安琪酵母公司谈合作,下午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的三个团场了解情况,晚上9点20分飞乌鲁木齐……

  5月23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马雄风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出差日,而这一天却因为一个农户而变得不同。“在农四师,有个种植户拉着我的手,特别高兴,说‘中棉113’帮他实现了梦想。”晚上8点,正在候机的马雄风在电话里向记者分享了他的喜悦。

  他的梦想是什么?“一亩地收500公斤棉花!”尽管已奔波一天,全然听不出马雄风的疲惫。“这个种植户原来一亩地最多收300多公斤,去年改种‘中棉113’后,一亩地收了500多公斤,连声说是我让他实现了梦想。”

  而马雄风却认为,某种程度上,是新疆的种植户实现了他的科研追求。“我和他的想法一样:向土地要收成。”马雄风说,“中棉113”是他和团队经过10余年努力,培育出的高品质棉花“芯片”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2020年向新疆推广试种。

  “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产区。想要培育出稳定高产品质好的棉花,就得到一线去。”马雄风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近几年,他频繁往来于河南与新疆之间。仅去年一年,他就16次飞赴新疆。每次他都要走进棉花地里,了解“中棉113”的试种情况,给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2020年的一天,我们正在莎车县的棉田里给种植户做技术指导时,老百姓非要给我们杀羊吃,这在当地可是最高待遇。”马雄风说,这一年,中棉所向莎车县提供了100吨优质种子,示范区籽棉平均产量比当地对照田增产48%以上,“老百姓高兴啊!”

  “稳产保供”,是马雄风在采访中提及最多的词。他告诉记者,农业科研工作者在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的同时,不要忘了“农民的收入从土地上来”。

  河南恒茂创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章红

  化“虚拟”技术为“现实”价值

  □本报记者 师喆

  元宇宙、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无一不是当下热门的关键词。

  作为河南恒茂创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章红每天的忙碌工作,都围绕着这些热词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展开。

  每天上午8点30分,是赵章红雷打不动的“头脑风暴”时间。他要带领科研团队的十几个核心成员,一起讨论虚拟现实相关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

  5月26日,在该公司展厅内,赵章红以一场场生动的实验课,向记者展示了公司搭建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

  在这个神奇的平台上,你可以以一名医学生的身份,通过手势隔空抓起屏幕上的一只白兔,放到称重台上称重并算出需注射的麻醉剂量;可以沉浸式进入虚拟农田,一步步体验怀地黄从选地整地、播种育苗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全过程;可以化身汽车修理工,在高度逼真的发动机上反复练习如何排除故障……

  “比如刚才的白兔实验,为了让学生细致观察,反复练习,掌握每一个正确动作的要领,我们拍摄了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老师们的每一个实验步骤,连注射时的角度、力度都能精准模拟出来。”赵章红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在降低实验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赵章红带领团队聚焦农业、测绘、医学、工业等领域,相继开发了九大系列50余种产品,在北京大学、暨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得到了推广应用。

  “过去,老师想搭建一个仿真实验项目,需要找专业制作团队,花两个月时间,成本在20万元左右。”赵章红正探索建立一个以引擎开发为驱动的仿真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学校和老师提供海量的资源库,上传各类需求后即可自主编辑快速生成相应的仿真实验,大大降低时间和费用成本。

  “作为一名虚拟现实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要做的就是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化‘虚拟’技术为‘现实’价值,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贡献力量。”赵章红说。

  安阳地区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主任陈瑞锋

  多变的角色,不变的坚持

  □本报记者 师喆 王歌

  安阳地区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里,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

  “陈主任,来了一个心包填塞的病人,需要您来置管!”5月27日,凌晨2点,安阳地区医院EICU主任陈瑞锋接到电话,火速赶往医院。

  早上6点,一个严重车祸的病人被拉进监护室。家属还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因为病情加重,陈瑞锋顾不上等待,立刻给病人做检查、上呼吸机。

  “抢救必须争分夺秒。”陈瑞锋说,“医生第一时间想的永远是病人,啥时候有空坐下来跟你聊天了,要么是已经风平浪静,要么是确实‘我们已经尽力’了。”

  陈瑞锋的第一重身份,是与死神抢时间的赛跑者。

  上午7点30分到9点,陈瑞锋像个住院医师,查房、会诊、处理各种问题。

  “家属的意愿直接决定了下一步的治疗。”在陈瑞锋看来,及时准确的沟通能够安抚家属情绪、有效缓解医患关系。

  于是他又化身沟通协调者,和EICU里的每一位病患家属说明情况、排解疑难。

  从上午10点一直到下午下班,陈瑞锋的身份是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坐门诊、安排手术。

  心内疾病往往需长期治疗,陈瑞锋也跟很多病患成了朋友,他经常和患者开玩笑:“只要咱俩不结仇不结怨,我就会跟你一辈子。”

  晚上下班后,陈瑞锋再次披上白大褂,坐在手机前,开始科普:“其实治疗高血压没有最好的药,治疗高血压需要一套组合拳……”

  这时,他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陈大夫。

  4年前,陈瑞锋援疆期间,发现当地人高血压发病率很高,但对相关的保健知识知之甚少。为最大限度、最有效地把信息传递出去,陈瑞锋开始利用自媒体进行医疗知识科普。

  一天之中不停变换“角色”,陈瑞锋几年来始终坚持着这样的生活。

  陈瑞锋说:“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好医生,细心、用心坚持下来,持之以恒做好每一件小事,就很伟大。”

  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冀保峰

  奔跑在科研和育人的路上

  □本报记者 师喆

  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冀保峰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里前一天晚上列好的备忘录。

  5月25日,作为龙门实验室智能系统科创中心的负责人,冀保峰首先要忙的是梳理中心2022年度发展规划。一流课题如何分解,科研团队进驻情况……一上午东奔西走,忙得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

  简单吃过午饭后,他埋头撰写起一份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教改项目的立项报告。报告还没写完,给研究生上课的时间到了,他抄起教案就往教室跑。

  下课。马不停蹄跑回办公室,忙着准备合作项目申报书、报告会材料……他的一天,仿佛“超过”了24个小时。

  “每天要做的事太多,记在备忘录里,完成一件打一个钩,心里踏实。”冀保峰快速滑动着备忘录,检视着有没有哪一项被漏掉。

  同事笑称他是“风一般的男子”,不管做科研还是教学生,永远风风火火奔跑在路上。

  “85后”的冀保峰,靠着这股“风一般”的冲劲,主持制定了多部智能装备领域的国家标准。“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过去农林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在全球农机网络中也不掌握话语权。”提升农机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成了他的目标。

  自2013年起,冀保峰与中国一拖集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全国农机龙头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关,在农田作业现场调研近10年,首次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加入到全球农机网络中,填补了农机智能电控标准空白,完成了我国智能农机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而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他又成了爽朗的大哥哥。“冀老师严谨但不严肃,一有空就会到实验室查看我们的课题进展情况。大家有什么问题,不管多晚给他发微信都是秒回。”该学院研一学生刘一凡说,看着老师每天最早来最晚走,自己对科研的态度也更加认真了。

  采访至晚上10点,冀保峰忽一拍脑袋:“哎呀,该去学生宿舍转一圈了!”

  这次,他又是跑着去的。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副院长刘昆仑

  食品科学是兴趣也是使命

  □本报记者 师喆

  “稍等,我先改完这篇论文。”5月26日,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副院长刘昆仑接受采访时,正拿着一篇研究生的论文细细修改。

  正逢毕业季,学生们经常因为论文修改、毕业答辩等问题向刘昆仑寻求帮助。“半夜接到学生电话是常事,都习惯了。”他说。

  “干我们这行,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科研,很难顾上家里的事。”刘昆仑话锋一转,笑眯眯地说:“我爱人也是这个学院的老师,我俩一个赛一个的忙,都很理解彼此。”

  长期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工作,刘昆仑有很多闪亮的头衔: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但他本科学习的是林学园艺专业。

  为什么从林学跨专业到食品科学?刘昆仑笑着说:“这背后有个关于果冻的小故事。”

  上大学时,刘昆仑有一次逛超市买零食,偶然买到一款特别好吃的果冻,他研究了半天配料表,发现还挺复杂,便对食品加工和制作产生了兴趣。

  进入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读研后,刘昆仑才发现,食品科学领域远不止自己当初感兴趣的那些内容。

  从粮食到食品,需要经过数道工序。采用什么样的加工方式,才能同时保证其营养、美味和绿色健康?刘昆仑拿食用油举了个例子。“大家在市面上常见的食用油,都有非常澄清透明的质地。但从专业角度来说,这种精炼加工其实把原料里一些人体非常需要的营养物质去除掉了。”

  为此,刘昆仑开展了针对粮油的精准适度加工研究。

  在粮食储藏方面,刘昆仑也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我们学院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技术,使中央储备粮损耗由4%降到1%以下。”

  谈到未来,刘昆仑还有不少“小目标”:“我想发挥我们在粮油食品领域的优势,取得更多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为河南食品经济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