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一辈子|赵海亮:把“古老”的香包缝出新色彩

2022-03-08 09:45:34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赵海亮

香包配饰

墩墩虎香包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海舒 实习生 陈家慧 文 受访者供图

  象征喜庆吉祥的卡通熊猫,胸绣蝴蝶结、头戴虎头帽,这是赵海亮最近设计的一款香包——墩墩虎。“墩墩虎香包寓意万众一心,共襄奥运健儿扬虎之威,创造佳绩,为国争光。”赵海亮说。“墩墩虎”香包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前段时间有机构订购了好几百个作为伴手礼,让赵海亮和他的“绣娘”团队一顿忙活。

  赵海亮是巩义市牡丹香包第五代传承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近些年,他在香包的外形设计、香料配比、功能开发等方面进行创新,让巩义牡丹香包的香味飘到了更远的地方。

  辞职创业做香包 还带动家门口“绣娘”就业

  牡丹香包创始于清朝中期,采用牡丹花、丹皮、苍术、山柰、菖蒲、川芎、辛夷、艾叶等几十味香料按古方调配而成。

  1979年出生的赵海亮经常穿着一身亚麻面料的中式服装,胸前戴着他的代表作——中国心,一个小小的红色心形香包。他讲述,有一次他到郑州参加活动,现场很多人问他戴的是什么,怎么买到。“年轻人很喜欢,佩戴方便,一到国庆节的时候,这样的香包非常受欢迎。”赵海亮说。

  赵海亮的家在巩义市竹林镇,是家里独子,家里几代人都做香包。小时候的他,跟着爷爷奶奶到长寿山上采药材,“长寿山的香料很多,艾叶、薄荷、藿香……采集之后进行晾晒、炮制锁香、碾碎、调制配料,这个过程让我很有成就感。”赵海亮介绍,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慢慢地,他也爱上了做香包,家里人也希望他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2011年,赵海亮在洛阳一家公司上班,闲暇之余,他把做好的牡丹香包送给同事,没想到非常受欢迎,还有同事的朋友向他订购100多个香包。这让他萌生了辞职做香包的想法。随后,赵海亮成立了牡丹香包工作室,把这份爱好真正当成事业来做。

  2017年,赵海亮决定返乡创业,把大本营从洛阳迁回巩义竹林镇。据了解,赵海亮跟巩义市的一些村子合作,培养了200多个“绣娘”,这些“绣娘”基本都是农村妇女,照顾家人的同时,还能通过缝制香包增加收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传统技艺创新,打破香包自身发展局限

  2008年,香包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以往香包是跟传统的服饰结合在一起的,香包作为一个装饰品使用场景很多。如今,由于现代服饰和生活习惯改变,香包跟服装的结合并不紧密,使用场景减少,而且,传统香包缺少创新色彩和款式,药味太浓不易被年轻人接受,这些也是香包推广受阻的原因。

  如果想把香包卖得更好,只有一个办法——创新,从外形设计、香料配比到使用场景,开发出不同功能的产品。“比如根据季节、节日、热点、功能等进行设计。”赵海亮说道,比如端午节的时候,香包的味道偏重,中药味浓郁;平时挂在车里的香包,香料更清新一些。疫情防控期间,赵海亮还做了防疫香包,主要由苍术、白芷、艾叶、薄荷等9种香料调和而成,有避瘟疫、杀菌的功效。他也在疫情防控期间多次捐赠香包。

  目前,香包基本以手工缝制为主,要想打开市场,除了创新发展,还要想法打破自身局限。从年初开始,赵海亮的香包订单一直没有断过。“现在就怕客户一下子订大量香包,我们做不出来。”赵海亮说,目前他们培养的“绣娘”有200多位,今年计划再培训300~400位“绣娘”,加入缝制香包的队伍中。除了线下门店,赵海亮还计划借助电商平台,扩大销售渠道。

  经过这几年的积累,赵海亮把香包制作的一些技艺方法和设计理念进行整理,结合资料,编写成一本教材。“我想通过系统的资料去推广香包,在‘非遗进校园’活动时,学生也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

  打造特色村庄,把牡丹香包带到更远的地方

  做香包是赵海亮喜欢的事业,但是起步初期收益并不好。“这几年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但是最开始还是很吃力的。有一年春节回到家,我心情特别沉重,那年公司的销售额还不到10万块钱,压力很大,不过我媳妇对我非常支持,一直鼓励我,不然我肯定坚持不下去。”回顾这些年的创业路,赵海亮有些感慨。

  下一步,赵海亮准备在巩义打造一个特色村庄,建造一个三四百平方米的香包体验馆,“在村里种上香包里所需要的药材,比如牡丹花、玫瑰花、艾叶,一年四季除了有美景,还可以让游客来体验采中药、缝香包。目前已经跟村里共同推进这个事。”赵海亮说。

  如今,赵海亮的香包走向了更大的舞台。2018年,“河南非遗进澳大利亚校园活动”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巩义曌亮牡丹香包等6个非遗项目参加交流,赵海亮向澳大利亚师生现场展示和讲解牡丹香包技艺的设计理念和传承发展,并亲手教授学生体验制作过程;2019年,“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专题宣介会在郑州举行,共有来自35个国家的外宾参加了专题宣介会,赵海亮的牡丹香包获得中外嘉宾一致赞扬;最近,赵海亮又在忙着参加一场全国非遗项目交流活动,期待着让更多人看到牡丹香包。

  做香包是赵海亮想一直坚持下去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的话,遇到困难挫折,有动力坚守下去。我就想在传承基础上做好创新,设计出更好的产品,让更多的人喜欢香包,让更多的非遗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河南文化魅力。”赵海亮说。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