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志愿者也得到了暂时的休息,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服务北京冬残奥会。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共有94名学生参与了此次盛会的服务工作,他们全部来自于烹饪工艺与营养和中西面点专业,从4000多人中选拔出来,并通过统一的专题培训,组成了两个社会实践团队,分别在张家口和延庆两个赛区。
辛苦
志愿者董志航每天早上5时就开始工作,准备当天的早餐。和面、摊饼,很快一份份面点新鲜出炉。6时许,作为负责三餐质检工作的志愿者郝成辉对饭菜进行拍照、记录,把好质量关。
元宵节当天,他们的菜单上有清蒸鲈鱼、卤鸡腿等,更是少不了元宵。不仅让就餐者吃好,更要让他们体验到中国丰富的餐饮文化,感受到一种美食的意境。董志航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就餐点每天要服务大约300人次就餐。
志愿服务,绝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董志航一个早上要蒸约5公斤面的馒头,烙20张左右的大饼,同时,还要准备烧麦、包子……干完活儿,两个胳膊又酸又痛。“最累的一次,干完活儿浑身酸痛,第二天靠郝成辉拉我下床。”
同样,每一顿饭,郝成辉都需要详细记录每一个菜品的数据,拍照存档;同时,还要兼职服务就餐人员刷卡,登记汇总就餐人数,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每天,他们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凌晨1时多还要收货、搬运配送的食材。
在延庆区八达岭集配中心的厨房内,志愿者来延魁和4名同学每一餐都要准备1500个花卷、1500个馒头等。这个供餐点负责上千人的饮食。从早上3时起床开始制作早餐,来延魁和同学一直到晚上做好第二天的早餐准备工作,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宿舍、厨房。
自豪
当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有辛苦也有自豪。
让志愿者牛扎根感到自豪的是,中国食品受到了国外运动员的高度赞赏。外国运动员已经学会了使用筷子,对饺子和烤鸭等特色食品更是赞誉有加,高峰时一天能吃掉100多公斤饺子,一顿午餐能消耗80多只烤鸭。
董志航告诉记者,工作之余,他们最开心的就是能够到处转转,现场观看各项赛事。2月11日晚,董志航和郝成辉见证了我国钢架雪车运动员闫文港创造历史,以4分1秒77的成绩获得铜牌。
来延魁说,这次服务保障工作要持续到今年3月底。在冬残奥会开始之前,他们有10多天的休整时间,他和同学都在兴奋地筹划着,要买一些“冰墩墩”等纪念品带回家去。
收获
服务北京冬奥会,有付出更有收获,收获的是成长和荣誉,更是一分责任。志愿者邵香香说,她在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具体负责冬奥会后勤餐饮出品保障。在一个多月的服务中,虽然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但是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服务北京冬奥会,感到十分荣幸。她会把这种荣誉感、使命感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张俊婷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刻关注比赛盛况。当得知谷爱凌、徐梦桃获得金牌时,她深深被运动员的拼搏与坚守精神所感染,运动员精彩的人生经历鞭策她更加努力。
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本次志愿活动带队老师程湘月认为, 每名志愿者的坚守与担当、进步与成长,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冬奥会这个万众瞩目的赛场上转化为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力,这种亲历见证的过程最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