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地方保护“亮剑”
汽车业是不少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支持发展的重点。有专家估算,汽车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达到了15%,上下游链条长且复杂,与地方经济深度绑定。最近,吉林、上海遭遇疫情突袭,这两个地方作为我国汽车业重镇,布局有大量行业上下游企业,对全国汽车业乃至整个经济产生的影响都不容小觑。
在《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出台后,汽车业是倍感振奋的行业之一。《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有助于解决市场割裂、地方保护问题的亮点和创新点。比如强调“立破并举”,在“破”的方面,提出要着力强化反垄断,以及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在“立”的方面,提出全面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向强转变,是对当前我国市场的客观看待,也指出了在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我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方向。
这与汽车业当前发展的形势十分契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会降低汽车供应链的成本,将为二手车及新车营销模式的提升、创新和变革提供非常好的政策支撑。
此外,破除汽车业发展的现有瓶颈也迫在眉睫。商务部围绕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提出,应当优化汽车限购政策,各地不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应统筹群众汽车消费需求和当地交通拥堵、污染治理等因素,通过增加号牌指标、放宽号牌申请条件、精准设置限购区域、探索拥堵区域内外车辆分类使用政策等措施,有序取消行政性限制汽车购买规定。
从去年12月10日起,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等4项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在全国全面推行。尤其是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让业界看到了打破二手车交易藩篱的希望。
统计显示,此前全国95%以上的地级市都在执行着不同程度的二手车限迁政策。即使在同一个省内,各城市之间的限迁标准也不一致。而各地方政府对于实施二手车限迁的解释,基本都是为了环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示,二手车行业长期存在的痼疾,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二手车的流通乃至新车市场的增长。随着破除限迁、降低税收、异地提档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为二手车行业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面对“微增长”的现实,专家指出,汽车行业应当找准发展定位,推动由大到强加快转变,这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隐形门”亟待破除
支持汽车业高质量发展,与支持经济发展一脉相承,但长期以来,针对汽车业的地方保护举措层出不穷,成为阻碍汽车业发展的“隐形门”。
一方面,限制汽车消费的政策仍旧在多个城市存在。面对社会各界对于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污染等的诟病,地方政府采取的举措往往是“一刀切”的限购以及尾号限行,看似立竿见影解决问题,但治标不治本。尤其是对汽车行业带来了釜底抽薪式的打击,束缚住了可预期的增长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建议,加快推出刺激消费措施,适当增加汽车限购地区的号牌配额、取消限购限行、放宽购车条件和牌照限制、减免路桥费、优化汽车消费补贴政策等,带动消费市场。这些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心声,放眼未来有助于打通汽车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让行业按市场规律办事。
另一方面,汽车业长期存在地方性壁垒,特别是技术指标类壁垒,带有很强的隐蔽性。去年5月有媒体曝出,某市10万元以下或车长4.6米以内的新能源车都不再附送牌照,一些已经购买了微型电动汽车的消费者陷入尴尬:既无法上牌,又不能退订。而当时以五菱MINIEV等为代表的微型电动汽车成为“网红”,凭借低价、小巧备受推崇。消息一出引发广泛热议,因为10万元以下或车长4.6米以内这一标准,对当地主要车企的影响不大,但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主力车型却恰好在限制条件之内。
平行进口汽车市场的“隐形门”也早已有之。据从天津港购买平行进口汽车的一位消费者透露,他在按要求办理完相关手续返回当地挂牌落户,就曾被相关部门告知发票不符合规范需要重开。在该消费者与平行进口汽车商沟通后,发现遭遇类似问题的人不在少数,拒绝挂牌的理由通常都不大,这被揣测其中有人为排斥外地平行进口车的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说,在个别省市的汽车采购中仍然存在地方保护,对外来企业的产品、服务存在或明或暗的歧视性做法和附加条件。同时,地方规范的不统一,极大增加了车企的交易成本,造成非市场因素的区域竞争不公平,形成市场壁垒,严重干扰了汽车市场的跨区域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业地方保护有相当多做法是针对新能源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这些做法包括了要求在本地设立法人单位和建立工厂,以超国标的指标或特定的技术要求设立准入门槛,对外地企业在本地拿补贴设置障碍,要求采购本地零部件企业产品、设立地方目录和地方标准等。在他看来,严重的地方保护破坏了全国统一市场,不利于形成全国和全球性大品牌,区域分割更加严重,产业小而散的情况更加突出,企业和政府相互被绑架,产业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关键在细化落实
汽车业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未来可期,道阻且长。业界专家认为,各级政府要吃透《意见》精神并付诸实践,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督导,使一辆车的使用全生命周期少一些不必要的手续。
对于非确有必要采取限购限行的城市来说,逐步放开不但利于释放当地消费潜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倒逼政府加大实施更长期的、根本性的交通、环保治理措施,以及更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避免长距离通勤。改善地铁拥挤,提高地面公交的速度、准时性,改善出行环境,进而鼓励市民绿色出行,而非一味跟风、简单化。
网络销售平台的做强有助于打破地方垄断,让汽车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自由流通。近几年,包括蔚来等国内新能源车企,在提供标准化线下服务的同时,在网络销售和推广上拿出不小精力,售价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一致性,让消费者能够将购买重心放在车辆性能上,而非在不同4S店之间疲于砍价。
同理,二手汽车电商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线下门店小散乱的弊病。瓜子二手车联合创始人王晓宇透露,在瓜子二手车,超过9000家车商进驻,平台可选车源超过7万台。国内最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的在售车源量约9000辆,而瓜子在售车源量约是大型线下二手车市场的7倍,且覆盖全国,消费者通过手机就能选购全国车源。
车企的品牌化形象塑造,可以赢得消费者信任,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以曹操出行为例,其CEO龚昕透露,曹操出行的累计用户数突破1.2亿,这一数字在去年7月时是6000万。用户快速增长背后与其依托B2C模式的标准化服务有很大关系,即平台下的自营网约车均为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车,司机也均为平台员工。整齐划一的品牌形象增加了消费者的信任度,也增加了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的筹码。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除了加快建立统一的汽车市场国家标准,推动汽车产业走上转型升级的道路,还需督促各地出台相应产业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着眼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非自身利益。
以补贴为例,张永伟就建议,可取消地方财政对厂商的直接补贴,将地方资金更多用于支持使用保障。出发点在于,长期补贴会带来骗补和产品定价扭曲等问题,而汽车业地方保护常常与地方补贴有关。因此,地方资金支持应主要用于构建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如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电费、停车费等,将资金真正用于使用者。
同时,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关键在细化落实。自上而下要加强督导,督促地方拿出实招,从打破地方垄断的惯性思维开始,真正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地方准入、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地方保护苗头,要及时纠偏和问责,确保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为汽车业的未来发展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