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村党员联户让干群的心连得更紧了

2021-09-02 09:38:24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 宗斌
 
连续20多天,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一齐参与,每天都有几十个人,不讲条件、热火朝天地在海棠园忙活。洪涝灾害后,抓紧为村里近1400亩的海棠园排水、除草、打药,是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杨厂村村“两委”关心的一件大事。
 
“樱花在洪灾中全死了,海棠不怕水淹,但要保住树不枯死,必须尽快除草,尽最大努力减少洪灾带来的损失。”杨厂村党支部书记王文伟说:“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在全村人的努力下,海棠园没有大碍!”
 
这片海棠园被看作是村里的“宝贝”,5个月前,杨厂村成功举办了首届海棠花节。王文伟感慨地说,“逃过一劫”的海棠园,不仅可以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更关键的是,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贴得更紧了。
 
“以前,党员的任务就是有事儿开个会,到月交党费。党员联户一年多来,村里的各项工作都发生了大变化。”王文伟说。
 
杨厂村全村690户村民,69名党员。2020年初夏,平原示范区推行党员联户制,杨厂村作为这项制度的示范村先行推广。按照“就亲、就近、就熟”的原则,每位在家有能力的党员都要参与联户,杨厂村划分5个党小组,各党小组组长监督小组党员,每一名党员包联5户至10户群众,没有党员包联的群众,由村干部兜底,确保不漏一户。通过党员积分、培训等方法,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示范作用。
 
危难险重当前,党员冲锋一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杨厂村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一起干,并督促包联群众,打扫自家门口卫生,5个党小组组长检查69名党员,小组与小组评比,村与村之间评比。“街道每天有人巡查,卫生不合格,微信群点名。”王文伟说,如今,在党员的带动下,乡亲们清晨洒扫庭院就像每天早上洗脸刷牙一样成为日常,不用“临时抱佛脚”,村里也不用为了应付上级花几块钱“雇人干”,杨厂村随时都敢接受检查。
 
曾经的省级贫困村牵挂着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心。在驻村工作队的持续指导和帮扶下,杨厂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渐实现了从零到70余万元的嬗变。而每天早上8时,省委办公厅综合二处副处长、杨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岩主持召开村“两委”干部雷打不动的交班会,交班会前播放党史宣传短片,犹如一面亮丽的旗帜,将为民服务的思想深植在每名党员干部的心中。
 
党员联户,一头连着党组织,一头连着群众。
 
连日来,第一书记黄岩带着全村党员干部为海棠除草。看着年轻党员在海棠园里忙碌,有着55年党龄、今年82岁的老党员王文成坐不住了,主动请命要去干活儿。担心姥爷的身体吃不消,外孙也跟着加入进来,外孙没想到,耄耋之年的姥爷愣是在海棠园认认真真干了好几天。老人的奉献精神感染着年轻党员和群众,那一刻,大家干在一起,心也连在了一起。
 
“李大鹏家地势较低,院子里容易积水,要提前防护,注意封堵大门;张佰文家的西边有个排水河,尽管问题不大,但仍然不能大意;张士河和王伟宽不在家,务必打电话通知到本人……”特大暴雨期间,第五党小组的年轻党员李自强十分忙碌,他放心不下自己包联的6户群众,不停在微信群里发布紧急通知,逐户排查安全隐患,雨后,又第一时间赶到地势较低的群众家中查看灾情。
 
“自强特别负责任,经常往俺家问长问短,村里有啥事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比听大喇叭方便多了。”张佰文说,村里的党员干部非常关心群众,他很受感动,海棠园除草那些天,他放弃外出挣钱,也要去参加劳动。
 
王文伟把党员联户比作拉车,仅靠村“两委”几个人拉车,与全村69名党员、村干部共同拉车相比,增强了战斗力,凝聚了人心。
 
杨厂村实施党员联户制以来,党员每月走访群众,每10天走访一次生活困难人员,遇到特殊情况时刻待命。针对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党小组解决,党小组解决不了的上报村“两委”解决。目前,共发现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百条,90%以上的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真正打通了党支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秋日,午后的杨厂村文化娱乐广场,美好静谧。一路之隔海棠园里的海棠,历经暴雨洗礼仍随风摇曳,更待来年春天再次绽放,一如逆势而上的杨厂村。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