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明,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块村营村人,新乡地区早期革命活动家,也是沃血牧野大地最早的革命烈士。他以4次被捕的经历和年仅26岁的生命,书写了短暂而壮丽的一生,诠释了“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革命精神。
傅德明烈士半身塑像(现存于新乡市烈士陵园)
接受真理 投身革命
傅德明,字诚斋,1905年出生于块村营村一个富足殷实的农户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品学兼优,养成了淳朴、正直、勤奋的优秀品质。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中国;那个年代,也是一个开启救亡图存、呼唤民众觉醒的年代。1922年,傅德明考入城关第一高等小学,在这里,他受到了进步老师革命思想的熏陶,倍受鼓舞,系统地阅读、学习《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革命著作,思想上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实现了从一名进步青年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1925年初,他与李毅之(建国后新乡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长)、张寿光、靳岐山等人成立了新乡第一个学生联合会,傅德明担任会长。他领导全校学生迅即投入反帝爱国运动。“五卅惨案”发生后,他串联辅豫和城关其他小学的师生,人人佩戴黑纱,为“五卅惨案”遇难烈士召开追悼会,上街示威游行,罢课浪潮持续一月有余;同时募集四百多块银元赈济失业工人,组织宣传队,动员民众开展“不穿日帝布,不吸英帝烟”的运动。这年夏季的一天,傅德明得知一家商号运到新乡火车站几十箱英制“哈德门”香烟后,立即组织纠察队,带领学生、工人火速赶到火车站,将香烟全部运到西门外卫河南岸大操场引火烧尽,史称“新乡销烟”。这一爱国行动狠狠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也有力地支持了席卷全国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新乡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同时也激怒了反动县长、商会会长,他们勾结地方武装,妄图镇压学生运动。傅德明义愤填膺,又带领学生再次走上街头进行游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汉奸走狗”的口号,迫使反动县长刘山亭不得不向爱国学生赔礼道歉,吓得日、英帝国主义不法商人不敢出门。
1927年夏,由李毅之介绍,傅德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和李毅之、何兆彩组建了新乡第一个共青团支部。时年8月中旬,吉鸿昌率国民革命北伐军进驻新乡,傅德明等以国共合作的方式,协助其成立了国民党新乡县党部,傅德明任党务干事。期间,他同国民党右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新乡县党部工作遭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干涉,省党部派人到新乡“整理党务”,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重新登记。傅德明、李毅之、何兆彩等拒绝登记,愤然辞掉在县党部的所有任职,与县党部断绝关系,继续宣传北伐,参加共产党组织的反帝反军阀运动。
1928年春,白色恐怖笼罩新乡,遵照党组织决定,傅德明暂时由县城转入农村,他先到块村营小学,开办平民夜校,向贫苦农民传授文化知识和革命思想,后转到辛庄小学任校长,以教学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壮大革命力量,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来形势再度恶化不得已离开新乡转到北平,以求学为名,在北平大学继续革命斗争。新乡国民党的反动头子杨耀五曾盗用傅德明父亲傅壁的名义,以其妹妹出嫁为由企图诱骗他返乡抓捕,未果。在敌人的严密监视,并以千元悬赏缉拿的情况下,傅德明仍不时秘密返乡,研究部署新乡的地下革命活动。
傅德明烈士画像(现存于新乡市烈士陵园)
桥北议事 不幸被捕
1930年10月,刘峙充任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开始残酷迫害共产党人。1931年2月,在血雨腥风中,傅德明和李毅之由北平返新,住在新乡最早的党组织秘密活动场所---桥北小学,他们与这里的共青团员和进步青年久别重逢,格外高兴,彻夜畅谈各地的斗争情况,分析新乡的革命形势。2月10日,他们在住处召开新乡县工农民主政府改组会议,商议组建工农武装。会议决定傅德明为武装委员,李毅之为工农委员。不料,在会议召开过程中,被在县保安队供职的校董刘成坡察觉,立即向国民党县党部告密。2月11日午夜两点,县保安队20多人荷枪实弹包围了桥北小学。当时在场的有傅德明、李毅之、靳岐山、郭瑞亭、毛光华、李跃南、杨世瑞、夏崝庭等14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革命青年们猝不及防,傅德明神情淡定,厉声问道:“你们干什么?为什么抓人?”刘成坡阴冷地答道:“县党部有请”。反动派不由分说将傅德明等人捆绑起来,押出校门,只有李毅之、毛光华趁敌不备,乘着夜色机警脱身。这就是震惊新乡的“桥北事件”。傅德明和其他11名革命志士被关押进国民党新乡县党部看守所,逐一受审。敌人认为傅德明、靳岐山、郭瑞亭、杨世瑞四人是首要分子,新乡国民党反动头子杨一峰、杨跃武弟兄更是将傅德明看作心腹大患,久欲除之。敌人穷尽手段,严刑拷打,逼迫付德明“悔过自新”,出卖党的秘密。傅德明正气凛然,慷慨陈词,驳斥得敌人狼狈不堪,无言以对。傅德明的老父亲傅璧曾三次到位于大众戏院对面的县党部看守所探视傅德明。因腿被打伤,每次傅德明都是拖着沉重的脚镣手镣一步一步地挪至监舍门口。父亲目睹儿子被敌人摧残的样子,禁不住老泪纵横,傅德明安慰父亲道:“您不必难过,让他们打吧,儿子能扛住,啥也不会说。”表现出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同年3月,傅德明等四人被押送至开封绥靖公署狱中。审讯时,敌人开始很客气,又是搬座、又是倒水,让他说出谁是共产党?都开展了哪些活动?见傅德明不吃这一套,敌人凶相毕露,又使出惯用的伎俩,压杠子、上夹板、坐老虎凳,用大刑反复逼供,傅德明身上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全身肿胀,体无完肤,鲜血淋漓顺口而出,不成人样,几次昏死过去。在严刑面前,他铁骨铮铮地就两句话:“我就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我,其他人一概不知”,“生是革命人,死是革命魂,要杀要剐随你们的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消息辗转传到身在狱中的傅德明耳中,他彻夜难眠,“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声音久久在心中回荡。傅德明在狱中秘密串联战友,锻炼身体,磨断镣铐,准备越狱,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不幸这一行动被敌人发觉。
傅德明烈士原桥北小学被捕地
宁死不屈 慷慨就义
1931年12月25日(阴历十一月十七),傅德明被押赴刑场,为了见上他最后一面,他的父亲和白发苍苍的祖母一大早就守候在开封监狱大门外。傅德明被敌人用黄包车拉了出来,他的脚筋已经被挑断,不能站立,他忍着巨疼,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磕头,表达最后的孝敬。老父亲买了半斤壮行酒,分为两碗,傅德明一饮而尽,仰天大笑,引吭高歌:“家住河南在新乡,二十里外块村营。今为革命死,虚岁二十七。再活一个二十七,德明还要干革命!”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感动得送别群众无不流下眼泪。
在开封西城门外刑场,傅德明向站在道路两旁的群众作最后一次革命演说:“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我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你们要跟共产党走到底,和反动派斗争到底,为劳苦大众翻身而斗争。”敌人如听炸雷,惊慌失措,连忙用绳子勒住他的喉咙,他用力挣脱绳索说:“你们这群豺狼想把共产党斩尽杀绝,那是不可能的!”用尽最后力气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在枪声和口号中,年仅26岁的傅德明倒在血泊里。他的头颅被刽子手残忍割下,悬挂在开封市中心钟鼓楼上示众。
傅德明烈士遗物
三天后,父亲买了一口棺材为他收尸,用马车拉回块村营安葬。1961年,傅德明的遗骨迁移到新乡市烈士陵园安葬。1982年,新乡市烈士陵园建立了烈士事迹展览馆。在原桥北小学傅德明当年被捕的房子,建立了“傅德明烈士纪念室”,并列入新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后人瞻仰。
傅德明烈士位于块村营村的故居
在傅德明烈士革命生涯中,曾四次被捕入狱。他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甘洒热血;他对党忠诚,意志坚定,视信仰如生命。在严刑酷打前,他从不低头,在威逼利诱下,他绝不妥协,表现出一名革命者的无畏和坚定;他一生清贫,死后身无分文,只留下一条遮风御寒的毛线围脖,一方用于书写檄文的砚台,一个辗转求学时用过的旧皮箱,如今这些都已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他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子嗣。烈士牺牲后,按照风俗习惯,他的侄子过继给他以作赓续家脉。由于烈士生前没留下一张照片,现存在烈士陵园的半身塑像,也是用其继子傅昭亭的照片加上烈士三弟傅德广的回忆边塑边改而成的。在傅德明影响下,他的父亲傅璧变卖百亩良田,购枪置弹,武装工农,支持革命;傅德明牺牲后,他的二弟、三弟也先后参加了革命,二弟傅德普牺牲在豫北的抗日战场,三弟傅德广参加了平汉抗日游击支队,只有大弟傅德良在家侍奉老人尽孝善终。傅家可谓是满门忠烈。
傅德明烈士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九十年了。他的事迹被一代代后来者所景仰,他的精神也被一代代接班人所传承。如今,烈士的家乡块村营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新乡市最大的行政村,全村2293户,10709人。2019年,块村营村成立了村级党委,设7个党支部,党员246人。拥有精密铜件加工、新能源电池、医药中间体等各类工业企业100余家,年工业生产总值突破20亿元,每年上缴税金3000万元,全村6917亩耕地全部完成流转,完成了传统农业迈向工业化、城镇化的华丽转身。目前,全村党员干部正沿着傅德明烈士的足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吹响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冲锋号,阔步迈向千顷澄碧的新时代。
傅德明烈士家乡---块村营村现在面貌
孟凡军、龚玉磊根据新乡市档案馆1959年卷《桥北事件当事人郭瑞亭回忆材料》、傅德明义子傅昭亭、侄子傅昭聪口述及新乡市烈士陵园等傅德明烈士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