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书武
68岁的王录卿站得近些再近些,神情专注地看着放在村史馆里的一张“五好家庭”奖状。这张由王庄村“两委”颁发于1986年的奖状,上面有王录卿的父亲坐在门前椅子上的相片。
从那一年开始,魏庄街道(当时为魏庄镇)王庄村开始评选“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子”等。每个奖项的评选十分严格,先由各村民小组提名一两家,然后村民代表、村“两委”成员等在一起商议,最后再公示评选结果。30多年来,王录卿家10多次获得“五好家庭”荣誉称号。
至今,王庄村的评选活动已坚持了36年,活动凝聚了乡贤力量,弘扬了孝亲敬老的美德。为让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王庄村还开办了国学堂大讲堂,聘请村内6名现任教师和4名退休教师,对村内7岁至12岁的儿童进行每半月一次的国学宣讲,使文明乡风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远近闻名的“诗礼王庄”。
王录卿充满信心地说,要让“五好家庭”成为传家宝,代代都要去争取获得这个称号。
“诗礼王庄”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虽然王庄村的经济实力在魏庄街道属于中上等,但是这个村庄的彩礼比周围村庄要少一半。大专毕业生孙梦楠在王庄村找了一个初中学历的对象,她说她看中的就是王庄村的“诗礼”和乡风文明,嫁过来5年了,没有看到村民之间闹矛盾的。
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旭社说,今年以来,王庄村新修柏油路7500米,铺设污水管网、支管网近万米,墙体外立面整治1.5万平方米,改厕率、天然气入户率达百分之百。
王庄村聘请了荷兰NITA设计集团、徐州楚汉设计公司进行高标准多规合一规划,利用腾退的宅基地、废旧坑塘打造了颇具特色的游园。
“诗礼王庄”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目前,长垣市已评选出“五好家庭”106户,“最美家庭”40户,参与星级文明户认领制5万余户,占比30%以上,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519户,评选推出一批村级“好媳妇”“好妯娌”“好儿女”“好乡贤”“好党员”“好支书”等系列典型4740名。
持之以恒的乡风文明建设为长垣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丰硕成果。长垣市共入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新乡市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入选“中国好人”“河南好人”“新乡好人”共32人。
好乡风离不开好环境。据了解,长垣市将腾退的宅基地建成果园、花园、菜园、游园等“四园”3081个,农村游园(体育公园)801个,村级停车位1.3万余个等,完善了村内公共服务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村庄建设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其中,全国文明村镇4个、省级文明村镇4个、市级文明村镇76个。
乡风文明更需要文化的滋润。记者见到丁栾镇马盘池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蒋现卓时,他正在擦拭一块“长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我们村的红薯粉条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尽快把这块‘璞玉’开发出来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他笑着说。
把文化与产业结合起来,是长垣市正在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这样就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产业资源发展之后再反过来推动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推动乡风文明。
马盘池村村民于守忠做红薯粉条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他如今考虑的是如何把红薯粉条产业从家庭作坊向现代化企业转变。
当然,长垣市的文化产业不止这一项,酎酒酿造技艺、学堂岗圣庙孔子讲学、蘧伯玉故里、君子之乡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等,对文物保护单位、落腔、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策划包装,培育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项目发展成为文化旅游点位、旅游演艺项目,培育和打造手工艺、民间工艺制作等传统技艺,发展文化创意商品,引领乡村文明之风。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