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改荣
近些年来,辉县市冀屯镇仿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光耀了牧野。
5月27日上午,星河生物公司,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传送带源源不断运向车间的产品,经切割、分拣、包装后,每天运往半径600公里外的各大城市。去年产值达2.9亿元,吸纳了900多人就业。
作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全镇1.2万个食用菌大棚,年产食用菌4.5亿斤、产值超10亿元,60%的劳动力从事食用菌产业。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
新建的冀祥社区,一排排整齐的小高楼,阳光下鲜活生动。社区里银行、超市、学校、饭店、洗浴、医院、音乐广场,应有尽有,洋溢着都市生活气息。
然而,20多年前,这里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群众都是土里刨食,有的穷得连住房都没有。去年,全镇财政收入从1998年的96万元跃升至1.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这个曾经的农业大镇,如今不动声色地走在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前列。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优秀的带头人——镇党委书记赵化录。24年来,他如一面鲜艳的旗帜,带领乡亲谋求发展的劲头从未停止过,服务群众的初衷从未改变过,筑牢根基的使命从未懈怠过,走出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
“高质量党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中间,用一个东西把它串起来,这是什么?就是人,就是冀屯的‘三支队伍’。”赵化录解释道,一支是100%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一支是“一呼百应、说干就干”的党员,还有一支是“一呼百应、说干就干”村民代表队伍。
在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上,赵化录注重选优配强“双好双强”村党支部书记;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推行量化积分管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在村民代表队伍建设上,突出广泛性、代表性,实行持证上岗和积分管理制度。通过抓好这“三支队伍”,去宣传、教育、带动全镇6万名群众,凝聚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大合力。
“在冀屯,干工作有成就感,党委政府信任咱,群众真心拥护咱,办啥事儿不用太作难。”宪录村党支部书记苗海云说,村里各项工作党员、干部走在前,什么事进展都顺利。目前,全村都用上了天然气,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
万物并秀的季节,冀屯的千亩油葵生机盎然,长势喜人。每年依托油菜花海、油葵花海,打造乡村主题的春、秋美景旅游目的地,两季吸引15万游客,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记者在欣赏乡村田园风光的同时,更感受到党建引领下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今年春天投资3000万元的友达食品、投资6亿元的华兴纺织二期等项目都已开工建设,6000亩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道路也已动工。赵化录表示,今后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褚邱文化、西厢文化,谋划西厢文化小镇,建设党史一条街,着力打造“党建+乡村振兴”旅游基地,形成“有投资就有产业、有产业必有收益”的良性循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6万人口的冀屯镇热闹起来:小吃一条街、大型商场、KTV、酒吧,到处充斥着烟火气、食物的香气和人潮涌动的乐趣。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