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救治,有些家属往往忽略脑中风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其实,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的3个月内属于最佳康复期,半年内属于有效康复期,如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很大程度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中风后遗症很常见
“中风后遗症在临床上很常见,主要是指脑卒中患者经过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留的各种脑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根据脑损伤部位不同,中风后遗症症状各有差异,常见的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各种感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呈现昏迷、植物状态。”银川市中医医院针康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天伟介绍。
通常,脑中风的患者,如果脑运动功能受损了,主要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行走、吃饭、洗漱等;感觉功能受损的患者,对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相对会小些,更多的是自我体验感变差,比如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等。
37岁男子遭遇脑中风
日前,记者在银川市中医医院针康中心康复治疗室内看到,37岁的秦伟(化名)正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拧螺丝、抓握皮球或木钉、肋木前双手辅助站立等功能训练。
秦伟的妻子告诉记者,丈夫5年前体检发现血压高,想着自己年轻,并没有进行正规治疗。“一天,他突然感觉头晕,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被紧急送到医院,确诊为中风。虽然接受了紧急治疗,但留下了后遗症,说话困难,一侧的手臂抬不起来,拿不起东西;站不稳,更别说走路了。”对此,秦伟深受打击,他迫切希望恢复正常生活。待病情稳定后,妻子立即带他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秦先生的病情,我们制定了以针灸、理疗、中药和康复训练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比如针对患者失语的症状,进行了发音器官练习、朗读训练、舌部针灸等;滚筒训练练习患侧上肢和肩关节和躯干的控制力;拧螺丝钉、抓握皮球和木钉等练习可锻炼手的功能;通过站立训练、重心转移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来恢复患者的站立行走能力等。”李天伟介绍,“前后进行了4个疗程的治疗,现在秦先生能缓慢走路,还可以简短交流,慢慢抓起馒头。”
抓住“黄金康复期”
李天伟说,“秦先生比较年轻,各项锻炼完成度高,坚持得也比较好。更重要的是,他抓住了发病3个月的康复黄金期。在中风患者出现偏瘫等后遗症后,康复必不可少。通常,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就要开始康复训练了,在发病后的3个月内,是恢复的黄金时期,6个月内是关键期。要抓住康复的最佳时期,将康复的效果最大化。”
记者看到,在康复治疗室的仪器中,有帮助恢复平衡能力的,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有帮助恢复肌肉力量的,有被动辅助病人肢体运动的……患者这时候就像小孩,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帮助下,从最简单的手指抓握等动作开始做起,一点一点地训练自身的行为能力:比如反复松动、拧紧一颗螺丝;从桌上抓起一颗小球……所有这些训练都是在指导患者重新学习常用生活技能。
康复训练需要专业指导
在康复治疗室内,正在进行功能训练的患者刘先生告诉记者,自脑中风后,已经坚持康复治疗近2年,如今上肢活动自如,下肢恢复行走能力。“现在生活没问题,只是感觉功能还没有恢复正常,不能开车,也不敢坐公交车,因为别人挤我一下,就可能摔倒。我还会一直坚持康复治疗,相信会越来越好。”
在此,李天伟提醒,有些患者以为,中风康复训练就是家属带着患者,活动胳膊拉拉腿就可以了,不需要专业人士。“事实上,康复训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条件的情况下,康复训练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进行训练。具体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动作的训练。简单地牵拉胳膊、拉腿并不能达到好的康复效果,甚至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家人要有足够的耐心
如同小朋友学走路一样,康复训练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步一步,关键在于坚持,患者及家属的意志力和配合度都非常重要。此外,对于短期内没能功能恢复的患者,一定不能丧失信心,要把康复活动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另外,脑卒中后遗症给病人的心理创伤是很大的,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甚至厌世情绪。尤其对那些原本处于事业高峰期、年纪相对较轻的人来说特别明显。家人应该对中风病人予以充分的理解,多些鼓励和耐心。”李天伟强调说。
提醒
防复发很重要
遭遇了脑卒中后,有一部分病人可能反复发作,大脑的功能受损更加明显,采取措施预防复发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按照医嘱,长期坚持服用药物:最常用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降血脂稳定血管斑块药物等。其次,定期复查,判断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戒烟戒酒,调情志,避免劳累等,以最大限度减少脑中风复发风险。”李天伟最后提醒。
误区
猛练患侧
有的脑卒中患者知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也很用功锻炼,但是方法不当,反而有害。比如,有些脑卒中患者,只训练患侧肢体,拿起“坏”胳膊用力往上牵拉,这样可能造成肩关节半脱位,影响患侧上肢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精细技巧能力的恢复。(刘威)来源: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