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窑弃寒窑开启新生活

2020-08-21 17:20:54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陈荣霞

在我市16个深度贫困村的名册里,卫辉市太公镇韩窑村就是其中之一。韩窑村村史记载,180多年前,清道光年间,一韩姓流民,衣衫褴褛,拖儿带女,在豫北太行山涧中颠沛流离,无食果腹,疲不能行,遂挖窑遮风、烧荒垦壤,落此为居。此后数十年,方圆3县13姓游民流落于此,兵荒马乱中苟安山野,繁衍生息。

昔日依山而栖的那孔寒窑,现已变身为“韩窑村史展陈馆”,韩窑村已实施易地搬迁,整体搬迁至新建的郭坡新村。如今,在韩窑村的旧址上,已经是一片片辣椒地和花椒园,只有村委会原址留下来,作为永久的故土纪念。

韩窑村地处丘陵地带,村小、土薄、地狭、水缺,脱贫潜力匮乏,共有78户人家,220多口人,贫困户占43户,贫困发生率达到64.03%,属于深度贫困村。村民种地基本靠天,存在吃水、浇地、找媳妇“三大难”。2016年,由市安监局、卫辉市人武部共同帮扶。要拔穷根,先除旱根。帮扶单位先后投入协调资金为老水井加装深水泵、铺设地埋管,既解除吃水之忧,又缓解灌溉之需。同年9月,卫辉市依据易地扶贫政策,建起郭坡新村,将韩窑、郭坡、沙沟涧3个村整体搬迁。

村民韩瑞新是首批搬进郭坡新村的。他现在居住的房子100平方米,三室一厅,一家四口人住在这里,虽然没有什么豪华装修,但看起来很是温馨。韩瑞新今年55岁,几年前患病,花完了家里的积蓄。他家原来的房子是泥垒的墙,每逢下雨他就提心吊胆,害怕房子倒塌。他被村里识别为贫困户后,不但看病不用发愁了,按照易地搬迁政策,他们家不花一分钱,就搬进了新村。“新楼房干净明亮,住着特别舒服,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全是党的政策好。如果靠我个人的能力,我真是想都不敢想呀!”韩瑞新感慨地说。韩窑村党支部书记孟令海介绍,2017年9月,韩窑村首批17户贫困户搬入6层电梯单元房,其余村民在入住前,由政府每月提供1000元过渡安置费,均符合安全住房条件,今年年底将实现全部搬迁。

为了让村民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各级政府想尽了一切办法,采取了多种扶贫措施。由太公镇引进、卫辉市人武部参与建设的扶贫企业酸辣粉厂建成生产。实行村建厂房,公司租用,农民务工,村集体年增收14万元,务工人员月均增收2800元;扶贫企业以“公司+农户”模式,企业下订单,农户交菜单,红薯、辣椒等作物有了销路。今年年初,卫辉市人武部和扶贫办从中国花椒之乡陕西韩城引进花椒种植项目,3年挂果,收益可观;再就是村民参与育苗基地、光伏发电、肉牛养殖等扶贫项目分红,年人均增收2000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帮扶前的2500元提高到7500元。

扶贫先扶智,既让群众生活上楼,思想也得坐上电梯!抓基层党建、以文化润人,并围绕“社会治安、移风易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6个内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时代风尚、社会文明、价值取向融入生产生活,为村民定规赋形。现在的郭坡新村配套设施幼儿园、小学、养老院等一应俱全,10栋居民楼已建设好,住进了村民。在建的12栋,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

今年3月27日,经卫辉市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组织验收并报上级批复,韩窑村正式脱贫出列。作为乡村振兴时代潮流中的浪花一朵,韩窑村犹如一支行走的画笔,描绘奔向小康新图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