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平原示范区 贫困户的“三十六变”

2020-06-23 08:28:09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马丙宇通讯员段静宇
 
    6月16日,下午3点半,雨就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驱车行驶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主城区,恍如在郑东新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唯一与郑东新区不同的感受,就是车不是那么多。漫步在凤湖岸边,雨点打在湖面上,形成了无数个涟漪,仿佛在诉说着平原示范区的奋进史。
 
    平原示范区遵照新乡市委提出的黄河滩区的“三园”建设,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让“三产”携手发展,全区7017名贫困群众被连在一产,粘在二产,融在三产,从而完成了从贫困到脱贫,再到小康的“三十六变”。
 
    老年机换成智能机的薛五车
 
    6月12日,见到薛五车,只见他的左胳膊上戴着“禁烧督查”的红袖章。“俺现在管近700亩地的禁烧,公家把这活交给咱,咱得干好。”
 
    师寨镇党委书记袁合林插话说:“这是村里给他安排的公益岗位。”
 
    薛五车是师寨镇苗楼村人。今年46岁的他个子很高,足有1.8米,只是他有常人没有的特征:一是弯腰,二是脸上写满的沧桑。
 
    “10多年前,我在郑州打工出了安全事故,把腰撞坏了。光腰椎就换了两块假的,落下了弯腰的毛病,重活是干不了。”薛五车提起这事很是沮丧,“出了事,媳妇也离家出走,就剩下俺和老娘了。”
 
    日子不好过也得过,薛五车就这样苦熬了八九年,自从实施精准扶贫,他的转机来了。
 
    结合薛五车的身体状况,扶贫干部与村里的扶贫基地绿品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协商,让他从事温室黄瓜的管理和采摘。
 
    “光这个活就能干半年,每月最低工资1500元,干好还能拿到两千多。”薛五车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到了六七月份,温室黄瓜卖完了,我就得去别的地方干活了。”
 
    原来,扶贫干部考虑到了温室蔬菜对薛五车增收的局限,就在黄瓜采摘完后,又给他在纸箱厂安排了活。
 
    “纸箱厂的负责人见了薛五车后,给他安排了一个体面活,让他直接当了组长,管理十多个人。”平原示范区扶贫办副主任孔德贤笑着说,“其实,他还是很有想法的,只是身体有病,别人不敢用。”
 
    “俺现在真是忙,一年得干三份活,哪儿用俺俺就去哪儿”薛五车兴奋地说,“一年收入三四万元没问题,早就脱贫了。”
 
    手里有钱了,薛五车也有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把自己的老年机换成了智能机。他向记者展示时,才发现他的智能机比以前的手机只多了两项功能,有了计算器和拍照。
 
    这让薛五车足够兴奋和满足了。他说:“计算器能算工资和算账,拍照能在干活时用到,就像禁烧,哪儿有人不守规矩,就能拍下来。”
 
    他最后说,再挣钱了,就买个真正的智能机,能上网和玩微信。
 
    估计到那时,薛五车也就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请朋友喝酒吃地锅鹅的张扎根
 
    请客花300多元,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多,可放在贫困群众身上也不少。
 
    就在6月9日晚上,桥北乡盐店庄贫困户张扎根请外乡的朋友喝酒吃地锅鹅就花了300多元。张扎根笑着说:“这事有啥稀奇的,平常得很。”
 
    盐店庄是省级贫困村,因种桃出名,面积达1万亩,村里111户贫困户全部种桃脱贫,张扎根就是其中之一。
 
    张扎根告诉记者,黄河滩区人均土地多,他家五六口人有18亩地,要是冬种小麦,秋播玉米,就是再有18亩地也难脱贫,可种桃树就不一样了。
 
    张扎根头脑灵活,不惜力气,要说不应该是贫困户。前几年,他建了个日光温室,在修棚顶时摔了下来,把脊椎伤着了,一沾床年把时间没着地,家里就塌了。两个老人看病吃药,两个小孩穿衣上学,妻子只能在家侍候着,没有了经济来源。
 
    “人家都种桃树,咱也得种,光靠救济啥时候是个头。”身体逐渐好转后,张扎根就闲不住了。他一下种了13亩桃树,沾着村里规模种桃的光,桃子下了不愁卖,一亩桃净挣四五千没问题。
 
    “我还种了5亩地黄,今年行情不好,但对我没啥影响,一年下来也有个五万块,比种桃树的效益还高。”张扎根有药材种植的经验,每年的收益都不错。
 
    提起请客,张扎根说,他请的也是“药友”,原阳县太平镇的朋友是种药材的行家,人家知道咱的桃好,想来摘桃。下午“药友”一家到张扎根的桃园里摘摘桃,晚上他又请朋友一家吃了顿特色饭。
 
    “地锅鹅加本村自产的桃花酒,朋友一家很是高兴。”看着朋友舒服他就很自豪。他说,朋友摘了将近100斤桃,也不能要钱,不然怎么叫朋友。
 
    连请客带送桃,这天张扎根就花了近500元。“这现在都不是事,中午你别走,还是这个标准,摘桃吃鹅喝酒。”见记者不信,他向记者发出了邀请。
 
    他说这话是有底气的。两个孩子相继毕业就业,儿子在上海搞软件,转正后工资能拿1万多元,女儿在郑州国企上班,一个月六七千元,都从花钱变成了挣钱。
 
    张扎根拉着自己的上衣对记者说:“这是闺女在郑州买的,不让她买,不听话,又乱花钱。”虽是责怪,但还是难掩他脱贫后的喜悦。
 
    不愿再当贫困户的胡秋红
 
    “要是能给两个女儿看好病,俺也不愿当这个贫困户,不给政府添麻烦!”这是采访胡秋红时,她重复最多的话。
 
    采访安排在了祝楼乡的阳光农场,阳光农场占地300多亩,投资600万元,一年四季瓜果飘香,郑州、新乡等地市民都到这儿采摘吃饭和游玩。阳光农场共带动贫困户18户,忙时能安排近百人就业。
 
    胡秋红家就是18户之一,她能常年在阳光农场工作,月工资能拿到2000多元。其实,胡秋红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只是因为两个女儿得了脑瘫,花钱成了无底洞,让她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胡秋红的家在东圈村,丈夫是个大车司机,一个月少说也有个四五千元。她说:“我们两口挣的钱几乎全用在双胞胎女儿的病上了,北京、武汉、上海都跑遍了,钱花空了,可病没有实际好转。”
 
    正当全家人无助时,胡秋红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孩子看病的花费可以报销了,家人都被安排了工作,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
 
    记者见到胡秋红时,她正在清理小池塘。小池塘有半米深,六七十平方米全部铺上了塑料布,再注入水,放点小鱼,让孩子们抓着玩。下去的人多了,塑料布上就沉淀了淤泥,需要清理一下。
 
    她干活实在,本来农场准备的有胶鞋,可胡秋红为了干活方便,直接穿着自己的运动鞋就下去了,顾不上挽裤腿,裤子也湿到了膝盖处。
 
    “在这干活,人家可照顾咱,家里有事随时可请假,没事就来干活。”胡秋红感激地说,“这要是在其他地方,不可能让你这样,真是托了政策的福。”
 
    阳光下,胡秋红卖力地清理着池塘,旁边的风车“呼呼啦啦”地转着,好像在为她加油。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