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夏粮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2019-07-22 16:21:27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天帮忙 品种优 管理好
我市夏粮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7月21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我市今年夏粮总产量达27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记者高志勇通讯员王莉摄
 
   本网讯(记者王海玲)天气帮忙,种植品种结构优化,病虫危害降低,我市今年夏粮再获好收成。7月21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我市今年夏粮总产量达27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3.4万吨,增长5.16%,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丰收年。
 
   据了解,今年我市夏粮播种总面积为578.8万亩,比2018年减少3.3万亩。但得益于单产恢复性增长,夏粮总产得以“逆势”增加。我市今年夏粮平均亩产471.6公斤,比2018年每亩增加25.7公斤,增长5.8%,亩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据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夏粮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虽然小麦总播种面积略有下降,但“新麦26”“郑麦366”“西农979”等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播种面积达140万亩,比去年增加20万亩,平均亩产516公斤,总产72.2万吨,充分展示了藏粮于技的威力。
 
   “夏粮整个生长过程气象条件利大于弊,种植品种结构优化,病虫害发生较轻,田间管理到位,这些综合利好因素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农业农村局科技专家说。
 
   天公作美是丰收的前提。去年秋季天气良好,玉米、大豆等秋作物收获较早,腾茬、整地、播种时间充足;麦播期间墒情适宜,适期播种面积大,播期相对集中,总体出苗较好;春季气温缓慢上升,利于穗大粒多;灌浆期气温平稳,利于提高千粒重。难得的好天气为丰收年帮了大忙。
 
   做好病虫害防治是丰收的关键。为将病虫危害降到最低,我市坚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多病兼治,防病保产”的防治策略,广泛宣传动员群众群防群治、统防统治,病虫害发生情况总体较常年偏轻。
 
   有关专家指出,“夏大于秋”是我市近年来粮食生产的规律,夏粮丰收为我市全年粮食丰产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腾出了空间,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责任编辑:易树功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