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印的 “三产”规划

2019-07-15 10:39:15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网讯( 记者 张哲 高峰 军旗)  
 
 
 
59年党龄的吴金印,今年77岁。
 
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他干了快50年,荣誉等身,不由人不赞叹:中央号召学习的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全国“双百人物”、改革先锋、省委唯一命名的“焦裕禄式好干部”……
 
任何一个荣誉,都足以让人骄傲一辈子。 而他,依然把根牢牢地扎在卫辉市唐庄镇。
 
 
 
 
 
 
老书记依然是老样子
 
 
   七一前后,我们先后两次走进唐庄,造访老书记。
 
   老书记依然是老样子:头戴平顶布帽,脚踏圆口布鞋。知道客人要来,早早地等在门口,挨个儿和客人握手。
 
    唐庄镇政府大院,也依然是老样子。楼房老旧,廊柱斑驳,绿油油的菜地,让人感觉走进了农家小院。随行的司机初次到唐庄,不禁嘀咕:这大名鼎鼎的唐庄,镇政府大院看着不咋气派啊!
 
  “镇政府修得太好,老百姓就不敢进了。”这是吴金印不变的回应。多年来,这里只是修修补补,从未大兴土木,寒碜得像乡下老农一补再补的裰衣。
 
    2001年入冬的一天,在山上干了一天活的吴金印尿血了。那次,他切除了左肾。2015年,因为病变,右肾又切除了四分之一。他怕大家心疼他,为他担心,不让他再去工地,一直想瞒着大家。工地上,从来没有少过他的身影。
 
   “西山在重新铺路,路面要加宽,沥青要加厚。”
 
  “田爻(yao)村要发展旅游,规划是清华大学做的,样板房也是清华大学设计的。清华的那两个孩子天天守在工地上,没想到年轻人这么能吃苦,真叫人高兴,国家将来有希望。到15号,样板房就好了,你们再来看……”
 
在田爻村山前的施工工地上,老书记爬高上低,跳沟过坎,总是走在我们前头,样子像年轻人。
 
 
唐庄的成绩和“差距”
 
 
 
   唐庄去年的“成绩单”,让人咋舌,不觉得这是山区的乡镇:去年,全镇总产值107亿多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5亿多元,第二产业总产值93亿多元,第三产业总产值8亿多元。说起来好记,刚好是“985”。
 
   这些年,工业是唐庄的“顶梁柱”。2011年起,“世界500强”百威英博啤酒、北新建材等大型工业企业就相继落户唐庄,本土企业银金达被工信部确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产品应用于统一、可口可乐等知名公司产品包装,远销台湾、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唐庄已经有了40多家工业企业,被征地的十几个村都享受到了工业发展的红利。村民有就业、医保、社保等一系列保障,有了进厂打工的机会,就连孩子考上大学都有奖励……
 
   “下一步,唐庄还要调结构。”吴金印说。
 
   唐庄还“不知足”?我们好奇。
 
  “这些年,唐庄干部群众一刻不停干大事,既锻炼了队伍,也干成了不少大事,唐庄的集体资产已经有70多亿元了。”吴金印告诉我们,“但与唐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吴金印说。
 
  “我们生活条件是改善了不少,但不少唐庄人带着孩子去县城、市区上学。为啥?还不是因为我们教育质量没城里好?”
 
  “西山有680多万个鱼鳞坑,金门沟等好几条沟也成了高标准梯田,种上花,种上树,一层一层,比着漂亮,荒山变成了绿山,规划中的凤泉湖在唐庄境内也将有大片水面。离新乡市区开车只要十来分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唐庄这绿水青山咋变成金山银山?”
 
  “唐庄有通用航空机场,镇里建机场,这在全国都少见。唐庄咋大展拳脚,发展航空小镇?”
 
  “工业发展了,但主要还是开企业的老板获益最大。我们发展就是为了老百姓,咋能让更多老百姓富起来?”
 
   吴金印说,这两年,他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一二三”换步“三二一”
 
 
 
  “看看富裕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三产占大头。”吴金印说,看哪个地方的三产收入多,哪个地方最富有,咱就向哪儿学。
 
  唐庄的“三产”要当“老大”,路子怎么走?吴金印掰着手指,逐一“剧透”。
 
   第一个要发展的是教育。唐庄离新乡市区近,离安阳、鹤壁也不远,交通好,还有土地指标,还有财力建校舍,适合办教育。他说,唐庄要打造教育小镇,保底要建所高中,最好再建一所大学。这样,本地孩子有了好学校,外来学生的衣食住行还能拉动唐庄的三产。
 
   “史来贺、郑永和等新乡先进群体在全国都有知名度,外省的、外市的都来学习,一拨一拨的。我们的红色教育培训要向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看齐,发展成大产业。”他说,去年,唐庄建起了全国独一份的乡镇干部学院。
 
   一万多亩水面的凤泉湖建好后,唐庄就成了凤泉湖的战略纵深,又成了太行山旅游带的前哨,有山有湖,环境会更好。新乡有五家三甲医院,有全省唯一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我们发展医疗康养业,老年人住在这儿,跟住在公园里一样,还有护士、护工,身体好,心情也好。”
 
  前段时间,中青旅抛出了橄榄枝,想把唐庄的西山打造成野生动物园。“要做,就要在全国打响名气。”吴金印说,唐庄已经和新疆狼王对接,还计划引入濮阳梅庄的老虎,“将来可以造个野生动物山谷,骑着骆驼、马进去。”
 
  发展商贸,他“要做出特色”,“前阵子新疆那边来洽谈了,可以做特色市场,卖新疆土特产,还能开美食街,卖新疆美食。不光是新疆的,东北的,哪个地方的人都能来,哪个地方的东西都能买。”
 
   “8个村连成片,打造成农耕文化游。总书记说要望得见乡愁,在咱这儿,犁地的、纺棉花的,铁匠、木匠、做豆腐的……爷爷带着城里的孙子来转一转,长知识。”他说,“再建个植物园,让城里人看看啥叫三春柳。旁边建个百果园,可以采摘。盆窑发展民宿业、农家乐,让城里人来了不想走……”
 
  “唐庄有百威、哈啤,生啤酒最好喝,我们打造个啤酒飞机文化节,还能坐着飞机从天上看唐庄……”他说。
 
 
  “不说大话”,两三年后唐庄大变样
 
 
 
   “现在还都是萌芽阶段,有的在干了,有的还没开始。” 吴金印说,唐庄邀请了同济大学的专家做规划,以后还要通过群众代表、领导班子讨论通过才能全面付诸实施。“从想法到规划,要落在图纸上,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
 
   群众代表讨论通过,才能去实施,这是唐庄的特色,也是吴金印的经验。那一年,唐庄四合社区推进土地流转,有一户不同意,吴金印亲自登门做工作,“一户群众也是群众,工作做通了,再干也不迟。”
 
 我们问他,在唐庄发展中,怎么处理产业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吴金印不讳言,唐庄以往的大胆尝试曾“崴过脚”。刚到唐庄工作时,吴金印相信“靠山吃山”,提出“西抓石头”,开山  炸石头,夜里一片灯光,白天车水马龙,一下子冒出了100多家石砟厂。
 
   “吃饭不敢端碗出门,窗户不敢开,村头地上一层白灰。”回忆过往,山彪村村民张敬良皱了皱眉头。好在,污染产业被及时叫停。
 
   “不以牺牲粮食为代价,也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唐庄发展的大原则。”吴金印斩钉截铁地说。
 
   “唐庄三产要大发展,不是说大话。等过个两三年,你们再来看变化。”吴金印信心满满。
 
   在唐庄镇,干部中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吴书记干工来,没有个头,他把接下来十年的活都给想好了,做都做不完。我们问他,什么时候是个头?吴金印呵呵一笑:“活着干,死了算。”
 
短评
 
初心让人有力量
王高峰
 
   认识老书记,已整整20年。20年里,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对老书记提出的意见“不管不顾”。
 
   按照老书记的本意,我们到唐庄来,他只是和我们谈谈自己的想法,“有了一些想法,还不成熟;有些工作正在做,多数工作还没开始做。你们站得高,指导指导,可别报道。还没做的事,就急于说出去,人家也笑话咱。”
 
  但我们还是兀自写出了我们的报道。
 
  不仅是因为我们被老书记的思路打动了:77岁的老人,如年轻人一般,思维那么清晰,思考那么缜密,思路那么超前,唐庄10年后的事儿,他都想到了,想通了,想好了。
 
  更因为我们被老书记的初心感动了:几十年里,他何尝有一刻忘了初心,忘了群众?除了初心,还有什么样的力量,才能磅礴出这么大的能量?它江河浩荡,让人停不下来思考,停不下来工作,停不下来走进群众。
 
  也因为唐庄在老书记带领下,经历三十多年发展后,日益显现的优势:唐庄连通市区的路越来越宽,离市政府所在地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已成为我市重要的发展板块和经济增长极;郑济高铁的建设,G107的东移,将重新定义唐庄的交通优势;凤泉湖的美丽,将使唐庄拥有整个豫北地区最丰富的地貌,山地、丘陵、层层梯田,湖面、水系、洼地、平原,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让人遐想;唐庄多年积累,集体资产已达70多亿元,具备了干成大事的物质基础,有一支常年干大事的队伍;全国唯一的乡镇干部学院,中央号召学习的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更是唐庄的金字招牌。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唐庄的发展无可限量。
 
  初心让人年轻,让人拥有力量。我们满怀敬意,写下了一位老人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思考。
责任编辑:易树功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