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贾智勇)今天,乘高铁从新乡出发,20分钟即可到郑州,北上首都3小时便可抵达,南下上海5小时便至,上云贵高原朝发夕至;走高速从新乡出发,半小时可赴所辖各县(市),1小时多点便可到达郑州航空港……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争取各种重大交通项目落地,使得交通优势更加凸显,百姓出行更加便利。
2016年10月,郑济高铁(河南段)在我市率先开工。郑济高铁(河南段)不仅在我市开工最早,而且所设停靠站点最多,境内高铁线路最长。它的开工将对新乡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是市委、市政府经过艰难努力而取得的伟大成果。郑济高铁位于山东省西部和河南省东北部,连接山东、河南两省省会,北连规划中的京九客专,西接郑西客专,南接郑万、京广、郑合等客专,线路正线全长197.272公里,设计为双向高速铁路,行车时速350公里。该高铁与在建的郑州至重庆等铁路衔接,可形成我国东北至西南地区的铁路便捷大通道,对完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高国家铁路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郑济高铁(河南段)开工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为新乡提出的“米”字形铁路设想和诉求均得到实现和满足:成功争取郑济高铁济南方向从新乡东引出,巩固了新乡的枢纽地位;成功争取黄河特大桥“公铁两用、四线铁路”,为新乡与郑州的快速联通奠定了基础;成功争取在平原示范区、新乡东、卫辉南设3个站点,河南境内共7个站,新乡独占3个;成功争取新焦城际铁路与郑济高铁接轨,新焦城际铁路作为郑济、郑太铁路联络线,对于争取“米”字形铁路上部在新乡东站交会、打通晋东南豫西北通向东部沿海快速铁路通道、将新乡东站建设成中原城市群北枢纽具有重要意义;成功争取预留郑济、新焦上行接入京广高铁条件,使郑万、郑合、新焦铁路直通北京成为可能。郑济高铁为我市通往山东半岛城市群、连接东部沿海地区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通过即将修建的新乡至焦作城际快轨,与郑太铁路连接互通,必将成为一条沿海至西部城市的快速大通道。这也是我市打造中原城市群北部铁路枢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市将借助郑济铁路的开工,加快推进新乡至焦作城际、郑州至新乡至南太行城际、新乡东站扩建、新乡货运枢纽等铁路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原城市群北部铁路枢纽,进一
步提升新乡交通区位优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预计4年后,郑济高铁将全线贯通(含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届时,我市赴沿海城市将更加快捷和便利,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长济高速横跨我市,东起长垣县,与大广高速相连,西至济源市,与二广高速相连,中间部分为晋新高速段,是连接大广、二广、郑焦晋、京港澳高速的重要通道。长济高速对济源、焦作、新乡3座城市之间的快速通道、打通豫西北地区与山东出海口的快捷通道、强化中原城市群城际间的连接、构筑河南交通的新区位优势、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高速不仅与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互通互联,未来还将实现与山东沿海城市群互通互联,这将结束我市没有出海便捷通道的历史,我市出海东大门将被彻底打开。此前,由于黄河这一天然屏障,横穿我市的长济高速与山东省日东高速始终未能连接。目前,山东东明——长垣黄河公路大桥正在建设中,该大桥的建成通车,将使长济高速与日东高速贯通相连。
2016年4月,我市举行新晋高速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开工仪式。新晋高速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位于我市境内,是连接豫晋两省、沿太行山脉蜿蜒布线的高速通道,路线起自我市凤泉区块村营附近,衔接长济高速公路,在山西省营盘与山西陵侯高速公路陵川段对接,是河南省规划调整高速公路网的一条重要线路。该项目实施后,将和长济、鹤辉等周边相关高速公路一起,在河南省西北部形成高速公路枢纽,与省道229、省道306等多条公路相交或平行,对于加强山西省南部与河南省北部的交通联系,使河南、山西两省乃至华东地区高速公路网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高速公路和省道干线的联网互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在建设的黄河特大桥——官渡黄河大桥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官渡黄河大桥北侧位于我市原阳县大宾乡,南侧在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黄河大桥是国道107新乡境内东移改线工程建设方案总体规划的一部分。
此外,省道310、311、104原阳至平原新区段、省道225山詹线山彪至共产主义大桥段、省道229石岭隧道至宋庄段改造、省道229上跨鹤辉高速立交桥新建工程已完工通车。
我市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通省际出口通道、完善内部网络为重点,着力构建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络,逐步形成以高速(高等级)环路公路骨架路网布局为支撑,以市区到各县(市)快速通道为主线,以客货多式联运枢纽为节点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建设幸福新乡和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目前,全市公路总量达11103公里(不含长垣县),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160.89公里,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以市城区为中心,京港澳、大广、济东高速为主轴,“九纵九横”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道路为脉络的交通公路网,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行政村和较大的自然村“村村通”油路和水泥路,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交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率先融入中原城市群强市的经济发展快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易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