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胡殿芳)立冬冬雨至,寒气袭牧野。11月7日,记者从市大气污染防治研判会现场了解到,随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逐步深入,尤其是冬防战打响以来,我市的优良天数明显增加,大气污染冬防战初见成效。
据了解,目前,华北地区由北向南正经历一次污染侵袭,我市处在下风向,是此次污染的必经之地。但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管控下,在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下,我市大气质量并未跌入谷底,尤其是11月6日,我市经受住了下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污染考验,与豫北其他地市相比,我市的污染时长最短、污染峰值最低,是唯一一个大气质量整个下午都处于“良”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明显。
这一说法得到了市PM2.5特别防治专家小组的认可,而取得这些成绩非常不易。据介绍,冬季是重污染天气容易发生的季节,为了有效应对,在今年的冬防战中,我市从上到下都采取了更加严格、更加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小锅炉的全面取缔,使燃煤这一污染元凶得到初步控制;道路扬尘治理推行“以克论净”,施工工地全面推行“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成效明显;在控制高架源污染方面,我市控排措施可谓“严苛”,采访中能听到抱怨声,但更多企业表示理解,从而主动加入限排行列,为全市大气质量改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科技在大气污染防治中亮点频现,分布在市区的58个微型监测点,已形成网络,成为防控“天眼”,为精准治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从控煤、控尘、控排,到控烟、控油、禁烧,我市的管控措施已经遍及各个领域。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收获。上月底本月初,我市大气质量连续多日达到良好,对全市从上到下的倾力付出给出了最好的注解。
随着冬防行动的步步深入,我市的防控措施更加严格,也更加精细化。11月5日,市区开始机动车辆单双号限行,虽然给出行带来不便,但采访中,多数市民表示了理解。有的市民甚至风趣地说,限行可以强制自己增加锻炼机会,举双手赞成。
与此同时,为了给城市“洗澡”,在清洗街道、清洗绿植、清洗建筑物的同时,清洗范围不断扩大,就连被人遗忘的楼顶这次都没有放过。值得肯定的是,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也行动起来,“校园清洁”活动目前已拉开序幕。群众的广泛参与,为防控“冬霾”赢得先机,更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易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