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乡市委关于开展向茹振钢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6-09-13 15:25:5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茹振钢同志1958年12月出生,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主任,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几十年来,他在大学教师的平凡岗位上,辛勤钻研、执着坚守、甘于奉献,尤其在小麦育种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

   茹振钢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忠于职守、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高贵品质,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是新乡先进群体的重要成员。为学习弘扬茹振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际,市委决定,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向茹振钢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茹振钢同志,就要学习他践行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他牢记共产党员身份,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以培育高产优质好品种、造福广大农民群众为己任,为了培育出大面积高产的新品种,他率领课题组到全国主要小麦产区进行考察,足迹遍布10多个省区。他心里装着群众,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期,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亲自入村给农民讲课、办培训班、开现场会,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他注意群众工作方法,用群众听得懂的话传授技术,编印通俗易懂、农民乐看的科学种田明白纸,累计编发500多万份,录制科普讲座230多场,帮助农民增强致富能力。
学习茹振钢同志,就要学习他克难攻坚、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他不畏艰辛,数十年如一日,奔波在科研一线,在试验田一住就是几个月;为确保科研数据的完整和准确,几十亩的实验小麦,他一株株地手工脱粒。他大胆创新,相继培育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和矮抗58等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2.6亿亩,增产小麦119.1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200多亿元,为我省及黄淮麦区的小麦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在新乡地区累计推广小麦1100万亩,增产1.1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2.6亿元。他积极探索,建立小麦抗倒伏强度数字化实验风洞和国内首座小麦地下根系走廊;创新根系性状直观动态鉴定与选择方法,率先利用根系组织液PH值测定小麦的适应能力;发现并创育了BNS低温敏感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得到国家“973”“863”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习茹振钢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作为享誉全国的百农系列小麦的“总工程师”,他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但他却从未考虑过个人得失。即使科研日程再紧,他都每年坚持下乡指导生产,把免费技术培训送到田间地头,为了不耽误行程,常常在车上吃饭,“一个装有工具和资料的挎包、一个军用水壶、一包变蛋”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三件宝贝。他不图名利、不计报酬,将别人赠送的价格不菲的两辆轿车捐给学校,无偿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奉献给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建设。他主动将学校奖励的130多万元作为大学生创新基金,并筹集40万元资金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年轻教师做研究经费。

  学习茹振钢同志,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忠诚事业的高尚情操。他热爱教育事业,多年来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对授课内容总是精益求精,认真准备,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从不照本宣科,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良好学风。他重视科研队伍建设,把田间地头作为课堂,把广阔天地作为实验室,对学生和科研团队悉心指导、言传身教,他建设的科技团队已经拥有38名农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材料工程学等专业的中高级职称创新人才,2015年被农业部授予“优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当前,全市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向茹振钢同志学习活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要把学习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学习弘扬“爱党、为民、求实、图强、奉献”的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茹振钢同志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茹振钢同志为标杆,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工作,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为建设“四个新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易树功

关于 新乡 市委 同志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