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闻网络舆论监督管理的议案

2016-02-27 14:47: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张贵林  

  案由:
 近年来,假记者敲诈勒索,网络谣言等事件频发,一度甚嚣尘上,假记者冒用正式记者身份,大多以新闻采访报道为名相要挟,或以帮人转户口、曝光企业黑幕、找工作为由,目的指向敛财,给被害人、企业和单位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而网络谣言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等特点,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极易造成不良影响,网络谣言容易引发公众的恐慌心理,威胁社会稳定。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造成新闻不实的原因固然很多,除了记者、通讯员故意搞似报道外,大最的失实新闻都不是作者编者故意造成的。但是新闻失实屡见不鲜,给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有人认为新闻失点实没有什么,其实,这是对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不负责任。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些正规媒体(网站/报刊/电视)从业人员因私利与假记者或者所谓的新闻爆料人勾结,利用传播平台为不实报道提供温床,加速传播。利用民众的对于新闻猎奇的敏感,夸张,恶意炒作,形成恶劣的舆论影响。在民间甚至组成了专业的上访团队,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由于利益驱使和个人私利,风闻言事,听风就是雨,恶意散播谣言,不择手段去抹黑其所打击报复的对象。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杜绝虚假新闻。为此建议:

 一、【加大网站新闻发布审核力度,从源头杜绝虚假谣言散播】无论是互联网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在获取新闻资讯时,应加大对新闻来源真实性及准确性的审核力度。

  二、【规范新闻从业人员对事件报道的流程】记者进行明察暗访,必须避免使用不正当手段和行为,先入为主,或掺杂个人情绪,进行主观报道(多以抹黑新闻事件主角为主)力争做到公正客观。

  三、【出台措施杜绝媒体非正常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轰动效应,不惜刊发虚假失实的新闻报道,展开恶性竞争,新闻事件怎么“轰动”怎么写,全然不顾事实的真相,给虚假新闻中的被报道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有效遏制虚假新闻产生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提高认识,增强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自觉地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职业行为。

 五、【增强法制观念,防止新闻侵权】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法制观念,掌握好“法”与“非法”的界限,自觉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尊重法人和公民的各种合法权益,防止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侵权、毁誉现象。
责任编辑:易树功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