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廖亮)喜看麦田千层浪,又是一年丰收时。当前,我市430多万亩小麦已经陆续进入收割期,部分地区已经开镰,收获工作预计于6月10日左右结束。目前全市各地正组织机械作业,加快成熟小麦机收进度,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6月2日,延津县小潭乡袁河村麦田里麦浪滚滚,几台大型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海”里来回穿梭,到处一派忙碌的景象。轰隆隆的收割机声与村民爽朗的笑声交织成一片,演奏着丰收的“交响曲”。
“今年麦子长得好,品质也不错,亩产能达到五六百公斤。”捧着金灿灿的麦粒,68岁的袁河村村民袁和美脸上笑开了花。孙子开收割机,儿媳妇开装麦车,麦田里,袁河美祖孙三代齐上阵,共同投入麦收“大会战”。袁和美说:“用村里农机合作社的收
割机,20分钟就能收割完一亩地,又快又整齐。我种的16亩地,两台收割机一上午就能全部收割完。”延津县农机局局长周海军告诉记者,目前延津县80万亩小麦已经成熟,全县1600多台收割机加上外调的400台收割机正陆续下田工作,收割工作预计一周内全部完成。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去年我市麦播基础好,今年春季雨水多,全市小麦群体结构好于常年。小麦亩穗数足,穗粒数多,长势喜人,如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据悉,今年我市小麦成熟期预计与去年相当,5月底全市小麦陆续开始收获,预计6月10日左右收获结束。据初步预计,全市小麦平均亩产534.3公斤,比去年增产6.7公斤,增幅1.3%。
为确保小麦丰收,全市各级相关部门正全力服务“三夏”工作:农业部
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开展技术指导;农机部门加强农机调度,组织实施机收会战;发改、粮食等部门认真落实小麦收购政策,加强收购价格监测,同时及早腾仓,备好仓容;气象部门做好天气预报,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服务;供销、石油等部门搞好物资供应,保证生产需求;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疏导,保证收割机和加油车辆通行;环保部门做好秸秆禁烧工作;财政、金融部门为“三夏”生产提供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工商、质监、公安、农业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确保生产安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