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过冬新时尚 “候鸟老人”迁徙忙
老人:经济实惠,并不是奢侈之旅
□记者 李蕊
严冬来临,我市的一些老年人又要收拾行装,准备到南方去过冬了。这种“候鸟老人”的生活方式,现在成了一种时尚。
南方过冬结识朋友
“喂,老伙计,我明天就走了,等我回来了,咱们再聚。”11月24日,记者走进荣校路社区居民万云峰的家门时,他正在跟他的老朋友道别,因为他就要和老伴儿一起去巴马了,他们将在那里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
今年70岁的万云峰和老伴儿爱好旅游,去过很多地方。2011年的冬季,他们第一次慕名去了有着“世界五大长寿之乡”美誉的广西巴马,那里美丽的风景、舒适的气候深深吸引着万云峰夫妇。从那以后,每年冬季,万云峰夫妇都要去巴马。“我们就像候鸟一样,一到冬季就去巴马开启我们的暖冬之旅。”万云峰乐呵呵地说,他们已经把巴马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了。
万云峰介绍,他们在巴马租公寓就像在家一样,自己买菜做饭,与当地人一起自娱自乐。此外,他还为巴马创作了《巴马之歌》、《巴马就是这样美》等歌曲,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并因此结识了许多朋友。万云峰说,去年和今年的巴马之行,都是受到了巴马那边朋友的邀请。
另类养生 花费不多
而像万云峰夫妇一样忙碌的还有家住风采园社区的王祥亮夫妇,他们早在半月前就开始忙着订车票、查资料、整理要带走的东西……但这一切都让老两口“忙并快乐着”,因为他们的心已经飞向了遥远的南方——广西巴马。11月25日,王祥亮夫妇将与万云峰夫妇结伴一起去巴马过冬,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另外2对老年夫妇。
“到我们这个年龄多出去走走转转,对身体很有好处,这也是一种安享晚年的生活方式。”王祥亮深有体会地说,他曾经去过海南、昆明、西双版纳、丽江等地过冬,此次去巴马还是第一次。他的这种“候鸟”生活,孩子们也比较支持。王祥亮说,像他们这样的“候鸟老人”在我市也有不少,他的朋友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候鸟老人”,夏季到黑龙江去避暑,冬季到南方去避寒,他也是在朋友的撺掇下才开启了“候鸟”生活。
王祥亮认为,“候鸟老人”与跟随子女搬迁的老人不同,他们以旅游的形式,事先设计好路线,独自往南方度过北方最冷的冬季,不受任何约束。他们选择的这些地方大多是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气候怡人、适宜人居,并且物产丰富,尤其是水质、空气质量良好,这是老年人群体甘愿变成“候鸟”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候鸟式”的养老模式现在看起来是一种时尚,今后也许会成为一种常态。至于花费方面,据了解,以巴马为例,夫妻两人预计一个月全部花费(含路费)在2500元左右,生活水平与在我市基本持平,所以去南方过冬并不是奢侈之旅,而是平民也能享受的经济实惠的暖冬之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