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惠民生
——我市新农合着力解决农民医疗难题
记者 李梅
看病难、看病贵、患上重大疾病无钱医治等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市采取多种办法,因地制宜,解决了部分农村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据了解,今年我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340元提高到380元,其中农民个人缴费标准保持60元不变,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提高了40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83.8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73%,又一次创历史新高。
大病保险解决看病贵难题
今年元月份,辉县市城关镇参合农民赵虎(化名)拿到了15万元的新农合大病保险理赔资金。他爱人患重病,住院共花去50多万元,在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15万元之后,又额外领到了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补偿的15万元。正在住院的患者王志(化名)在原来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又获得了5.17万余元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这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因为自己看病造成的生活窘境,也为患者树立了彻底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
我市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实施办法规定,扣除新农合累计补偿及各项社会救助等第三方支付金额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累计超过3万元以上的部分,可以进行二次报销,即按50%的比例给予补偿,年度累计补偿最高15万元。据了解,2013年,我市实施农村居民大病保险法后,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居民共有5033人领取到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报销金额达4483.68万元。大病保险补偿金额5万元以上的共有59人,其中有3人达到了15万元封顶线。
重大疾病保障向困难群众伸出有力援手
2014年,我市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由20种增加到35种,包括胃癌、食道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与普通病种相比,重大疾病实行限额付费,医疗机构只能低于限定价格进行收费,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负担;同时,重大疾病保障病种不设起付线,不受新农合补偿目录限制,补偿比例在县级医院达80%,困难群众还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15%的医疗救助款。今年1月至6月,全市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1086人次,补助资金1536.42万元,重大疾病实际补偿比例达到了75.38%,高于普通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27.38%。
基层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上半年,我市倾卫生系统全力举办了“万名基层卫生人员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历时3个月,涵盖新农合制度、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系统操作、中医药服务能力、急危重病人急救等29项内容,参训人员覆盖全市县、乡、村三级近9500名卫生人员。聘请国家、省级专家担任课程讲师,为基层卫生人员量身打造系列课程,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卫生突出问题。通过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对政策的把握更加准确,对技术的掌握更加熟练,对群众的服务也更加到位。
针对乡村医疗人才匮乏、外援不足的情况,我市筛选出28家基础条件最为薄弱的乡镇卫生院作为受援对象,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卫生院与其开展一对一帮扶,支援周期为一年,保证在支援周期正常工作日有1名以上的援助医师在岗。援助医师不但承担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还要开展临床教学和技术培训,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病例分析等各种形式,帮助当地医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