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潮涌:村民滞销洋葱昨天卖了3万斤

2014-07-08 14:39:5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继续发力  记者驻村报道
  老李的洋葱昨天又卖了近三万斤
  全国多地电话打进仝集村,老李的手机接坏了,只好又买一部
  □记者  刘军旗   实习生  朱媛铭  文/图

  民生无小事,原阳“葱葱”牵人心!
  7月5日、7日,本报共以5个整版的图文报道,向社会各界发出“帮助原阳农民老李销售20万斤洋葱”的呼唤。继豫北监狱、河南上宅置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地头购买3万斤洋葱后,河南太平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新乡市节水办、新乡移动凤泉分公司等多家爱心单位和个人,直接来到地头,现场采购2万多斤。
  
【爱心发酵】——“新乡志愿红马甲”来到地头

  7月7日上午10时,本报记者再出发,直奔原阳县太平镇仝集村。
  记者见到菜农李天奎时,他正站在堆着洋葱的树林里,接着一个又一个电话。他说,豫北监狱已经拉走了近2万斤,河南上宅置业有限公司认购的1万斤也准备下午拉走。
  “俺们镇党委书记何新胜刚走,他一大早就来到这儿,帮我想办法卖洋葱。”李天奎告诉记者,太平镇党委书记何新胜也来了,帮其促销洋葱。
  当天下午4时左右,两辆厢式货车开进小树林里,车上跳下了七八个年轻人,还有一名中年男子。经了解,他们是河南太平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的员工,中年男子是后勤主管贺保福。他对记者说,公司董事长贺保禄看到了报上的消息后,特意安排他们过来买2万斤。
  说干就干,一会儿工夫,这些年轻人就装满了一车洋葱。大家热火朝天正干着,忽然来了两名骑友,他们俩自报家门:“我们是市节水办的,先打个前阵,‘大部队’在后面呢!”
  两名骑友,一个是市节水办执法大队队长周锦久,一个是征收科龙永财。他们顾不得一路劳累,立即投入“战斗”。
不多会儿,原阳县慈善中队的义工来了,河南上宅置业有限公司员工来了,他们来拉昨天已分装好的1万斤洋葱。
  “终于摸到地儿了!”市节水办综合科冯科长等人赶到,现场又多了十多名“红马甲”,他们都是新乡市的志愿者。
  由于车辆装载有限,河南太平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只买走了1.7万多斤,市节水办职工自费购买了1200斤。

  【感人一幕】——先付款回头再拉,能多装就多装

  这些“红马甲”离去,晚上7时多,新乡移动凤泉分公司总经理刘成安排员工也来了。该公司计划购买2万斤,但一时找不到大车,只好来了两辆皮卡。
  天有些黑了,该公司的6名员工争分夺秒装车,不到半小时,就装了44袋,而且在装车过程中,他们尽量多装,直到实在装不下才罢休。
  “这是2000元钱,先付一部分钱,明天再换大车来拉。”负责人张德花把钱交给老李。按计划,该公司采购2万斤,当晚只拉走了2000多斤。
  至此,7日当天,算上新乡移动凤泉分公司先行支付的2000元,爱心单位和个人购买的洋葱共有近3万斤。

  【菜农感慨】——“媒体真厉害!电话来自全国多地”

  “你数一下钱,这是2000元整。”河南上宅置业有限公司一名员工把1万斤洋葱钱递给李天奎,老李连忙笑着说:“真是太感谢了!接这钱可不好意思。”
  这是老李两个月来最开心的一笑。
  他告诉记者,7月5日之前的两个月里,他天天吃不好睡不好,整天发愁20万斤洋葱咋卖出去。
  7月5日,《平原晚报》推出两个版的报道,7日,晚报再发力,一下子用3个整版报道,同时《新乡日报》加入报道队伍。这些文字图片,经网络传播,显示出了全媒体的集束力量。
  “说句心里话,媒体真厉害!全国好多地方都有电话打来,我的手机都坏了!”老李拿着一部新手机让记者看。
新乡、焦作、安阳、濮阳、郑州、驻马店、商丘、石家庄、乌鲁木齐、深圳的电话,都打来了。几天来,他接到的电话足有几百个,老手机无奈“下岗”,不得不赶紧跑到集市上再买一部。
  面对每个来电,他都以“你好”开始,以“谢谢”结束。

  
责任编辑:

关于 爱心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