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网上祭奠受追捧 鲜花朵朵寄哀思

2014-04-08 13:23:41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文明祭奠 寄托哀思 
 
   

□本报记者 胡殿芳

清明节是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然而,传统的祭奠方式既不环保又不安全。采访中,记者发现,各种新的祭奠方式正悄悄兴起,比如献一束鲜花、摆一张照片、网上祭奠等,人们已经转向了以更加文明的方式祭奠先祖、寄托哀思,并在这些方式中认知历史、尊重传统、传承文化。

一束鲜花寄哀思

姜衫是一家鲜花店的老板,她介绍说,现在清明节购买鲜花的人越来越多。一进入4月,她就开始制作各种适合祭祀用的花篮和花束,很受欢迎。尤其是今年,销量更大,可见鲜花祭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4月4日,记者来到市烈士陵园,发现附近售卖鲜花的小贩比平时多。一名摊主说,买鲜花的多数是年轻人。虽然还不到清明节,但陵园骨灰堂已经摆放了很多鲜花。一名男子说,过去都是用烧纸钱的方式,烟气很大,影响了别人,感觉不文明。后来看见有人摆放一束鲜花,感觉不错。所以,现在他也选择这种方式寄托哀思,让鲜花的幽幽香味陪伴故去的老人。

网上祭奠受追捧

胡艳霞旅居国外多年,每到清明,她因为无法到父母坟前祭奠,总感觉有一丝无法言说的遗憾。但是,今年她终于找到了一种寄托哀思的方式,那就是网上祭奠。

记者了解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样的祭祀方式。大家普遍认为,祭奠先人是表达对亲情的不舍和对生命的尊重,只要能让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就行。网上祭奠既文明又环保,而且又不会造成万人出城的拥堵局面,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

祭祀新风扑面来

祭祀先祖虽然是小家庭的事情,但却事关民风民俗。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文明新风,3月底,市政府办公室就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清明节祭扫活动中,主动推出一些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例如通过组织开展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社区公祭等活动,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怀融入到现代文明的形式中,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追思载体,减轻公墓集中祭扫的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祭奠先祖是人们的基本情感需求,文明现代的祭扫方式既能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又符合殡葬改革的方向和精神文明的要求,利国利民,值得提倡。


责任编辑:

关于 哀思 鲜花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