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农业:创新发展促崛起

2013-11-14 10:35:3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农业数字亮点秀:

◆ “十连增”

全年粮食面积932.1万亩,单产528.9公斤,比上年增长0.6%;总产49.3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9%。

◆97.2万亩 

2012年全市共建成高标准粮田97.2万亩,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40个

我市根据优势农业资源,谋划了11大类40个农业产业化集群,计划打造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大块头”。

◆34.2%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84.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4.2%,超过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

◆949.6万平方米

截至10月底,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实现新开工建房面积949.6万平方米,新入住农户23806户,拆除旧宅面积17618亩,复垦整理土地5716亩。

  新乡农业:创新发展促崛起 

  记者 焦亮

 农业大市新乡,有为人熟知的原阳大米、延津小麦、封丘金银花等一批知名农产品。但大而不强,正是新乡农业发展亟须补齐的“短板”。我市近年来围绕新型农业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充分发挥区位、产业、科技优势,积极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高端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逐步奠定了新乡的农业强市地位。

粮食生产十年连增

 伴着粮食丰收而来的,是农业发展的一堆荣誉:2012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2013年“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强市”……

 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背后,高标准良田建设功不可没。今年秋季生产在“旱灾、热灾、涝灾,病害、虫害、倒伏”等多种灾害考验下夺取丰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标准粮田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实现了旱涝保收,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投资2700余万元建成的师寨农业综合开发区是原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规划面积2万亩,目前项目区全部变成了旱涝保收高产田。2012年建成以来,该项目区新增粮食417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397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552元。近5年来,原阳县共连片改造治理中低产田11.2万亩,其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4万亩,总投资1亿多元。

 市政府将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定期督查,年终考核。组织编制了《新乡市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12年~2020年建设规划》,协调整合了分别由13个部门牵头实施的22个项目资金27.3744亿元,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2012年全市共建成高标准粮田97.2万亩,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土地流转助农增收

 在长垣县丁栾镇,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土地流转从土地耕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加了经济收入。

 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产业效益的提高。截止到今年10月,该镇共流转土地1.4万亩,发展葡萄、冬枣、黄金梨、大棚蔬菜等现代农业科技种植。全镇6000多名农民一边收着租金,一边在附近企业打工,走上了致富路。

 我市在稳定完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84.6万亩,是2009年流转面积的6.5倍,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4.2%,超过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

 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我市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目前洪门社区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面完成,注册组建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量化股本2787.45万元,界定股东3705 名。辉县市南李庄社区和获嘉县嘉苑社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第二批13个试点社区也已启动改革。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已出台“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实施办法,开展试点工作,发放林权抵押贷款、新农村社区住房抵押贷款1亿多元。新入住社区的群众,一律登记为新乡市城镇居住地居民户口,社区住房给予登记办证,允许在有限范围内进行流转。

现代农业“强壮筋骨”

 在当前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更显得日益迫切。

 新乡市曾经创下中国磨粉小麦出口第一单并以原阳大米蜚声全国,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两艘农业产业化的“航母”——中国第一麦、中国第一米。去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推进品牌农业战略的意见》中,优质小麦、原阳大米就排在前两位。

 5月16日,首届新乡小麦产业博览会在我市延津县开幕。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等领导和专家应邀参加。为期3天的博览会,内容包括小麦产品展示、有机小麦基地观摩、经贸洽谈、学术交流、摄影书画展、面食文化节等活动。

 活动举办方表示,博览会旨在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升小麦品质,提高小麦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受益,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会专家对这次活动的举行给予肯定,认为必将有力促进小麦产业蓬勃发展,并希望新乡在高产优质小麦上做全国的示范,在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上做全国的示范,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上做全国典范。

 水稻成熟时节,以“生态、优质、人文”为主题的第23届中国稻米博览会在原阳县举行,与会的知名专家学者就稻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等问题集中进行研讨。原阳大米以其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营养丰富的特点,先后获得多个奖项,并出口加拿大、俄罗斯、南非等多个国家。专家评论说,米博会的举办,将展示原阳水稻种植向原生态发展的成绩,推动原阳稻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不仅是优质小麦、优质水稻,我市还谋划了11大类40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包括优质生猪、绿色奶业、封丘金银花、辉县食用菌、绿色果蔬、花卉苗木等,给予用地、用电优惠、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把它们培养为销售收入超10亿元、50亿元、10亿元的“大块头”。
  新型社区风景如画

 11月初,新乡县祥和社区迎来了一批韩国客人。韩国岭南大学副校长崔外出教授一行来我市考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他们考察社区建设,并到农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社区的新景象给客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基础设施完善、别墅式样新颖、花园满目葱茏……

 住进这样的环境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民住进新居后的收入问题也有令人满意的答案。社区负责人介绍说,古固寨镇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点,农民可就近进入园区的工厂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了2000元以上。

 来自市农办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实现新开工建房面积949.6万平方米,新入住农户23806户,拆除旧宅面积17618亩,复垦整理土地5716亩。

 据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呈现5个特点,一是示范社区稳步推进。温康社区等19个社区已完成建房任务,裕泰社区等17个社区已完成入住任务的60%以上,榆东等8个社区已完成拆迁任务的60%以上。二是拆迁复垦成效明显。长垣县、卫辉市旧宅拆迁已完成目标任务的80%以上,今年确定12个整体拆迁村已基本完成拆迁任务。近期全市将拨付1.3亿元资金,作为整体拆迁村启动周转资金。

 三是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共投入各类配套设施建设资金8亿元,127个重点社区建成区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四是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增强。27个市级农民创业园累计入驻企业达到530个,吸纳农村劳动力6.1万人。

  
责任编辑:

关于 新乡 农业 创新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