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学发展引领,幸福乐章悠长。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民生改善,关注弱势群体,提升就业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桩桩件件,惠及百姓,温暖人心。本报就我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进行梳理、报道,充分展现牧野大地科学发展成就,激发全市人民投入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去,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实现新的发展。
◆11.3%: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分别比8月、7月提高0.3个、0.5个百分点,整体形势趋稳向好。
◆ 2428.3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六大千亿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42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98.0%,同比增长16.2%。
◆ 2207件:
截至目前,全市专利申请量2207件,已完成年度目标的147%,其中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量的31%。
◆606亿元
◆601个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606亿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17.7%。在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01个,总投资1523亿元。
◆100余家:
截至目前,全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建立各类研发机构100余家,占全市研发机构总数的近三成。
新乡工业:脱胎换骨健步走
记者 董文胜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全球经济目前仍处于危机后的调整期。各种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经济复苏将是一个长期、艰难、曲折的过程。面对困难局面,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把握机遇,着眼长远进行谋划,主动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加大重大工业项目实施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实力稳步提升。
新兴产业逆势挺进
“新兴产业决定着一个地方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新乡突出‘转变’和‘创新’,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不遗余力加快发展。”市委书记李庆贵说,围绕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我市以“转”促转,以“新”促新,倾力发展电池及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现代煤化工、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抢占行业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乡持续持久较强的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新乡新兴产业经济逆势上扬。全省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中,我市被评为先进单位,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豫北片区第一名,我市还有3家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十快”行列,我市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电池及电动车产业全国领先。我市被认定为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拥有电池及相关产业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形成了以环宇集团、科隆集团、金龙集团为龙头的产业集群。2009年以来,我市电池及电动车产业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金龙集团原创型隔膜材料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位;科隆集团自主研制的深海耐压锌银系列电池,为“蛟龙号”提供全套能源保障,占据国内深海耐压电池技术领先地位。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基础雄厚,特色突出。在血液制品、疫苗、抗生素原料药、核苷系列产品、医用卫材及器具等多个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现拥有生物与新医药相关企业1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行业经济总量规模占全省的1/4以上。通过一批新项目的建设,新乡生物与医药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态势迅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新乡煤化工产业发展呈现出向大企业集团集中的态势。当前,该产业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有6个,总投资202亿元。去年7月,河南煤化集团新乡20万吨乙二醇项目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9家。目前,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电波科技城项目已开工,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兵通信科技工业园主体工程建设已进入尾声。我市正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引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电池、通信、应用电子、光伏、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产业园区(基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2011年,新乡三次产业结构为12.6∶59.1∶28.3。与2002年相比,随着工业化水平的稳步提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第二产业结构显示,工业是推动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的主要力量。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0%;2011年,工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加大,达到52.4%。2012年,我市制订了《建设幸福新乡新型工业化工程实施方案》,确定在未来3年至5年,加快形成六大千亿元产业,再造一个全新的工业体系。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775.8亿元,同比增长18.6%,总量居全省第5位。在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01个,总投资1582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四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6%、21.1%,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速7.5个、5.1个百分点。“2012年度绿色汽车评选示范运营城市评委会特别奖”落户新乡,“中国电池工业之都”在我市正式挂牌,我市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生物技术药物、化学成品药、现代中药、卫材和医疗器械4条生物与新医药主导产业链发展取得进展,华兰基因工程公司目前已开展4个单抗品种研发,双鹭药业两个药品已完成试生产,佐今明药业金银花标准化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双翘抗感颗粒等新药上市,以驼人健康科技产业园为龙头的卫材和医疗器械规模效益初步显现。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建设幸福新乡新型工业化工程积极推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六大千亿元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42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98.0%,同比增长16.2%。全市完成工业投资606亿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17.7%。在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01个,总投资1523亿元。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7亿元,同比增长18.5%,完成年度目标82%。全市专利申请量2207件,完成年度目标的147%,其中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量的31%。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进展顺利。围绕以主导产业开展集群招商的年度工作重点,我市建立完善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各种工作机制。今年前三季度,省政府下达我市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目标已全部完成。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新签约省外产业转移项目60个,完成省定年度目标的120%;新签约项目合同引进省外资金完成省定年度目标的299%。
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国家(新乡)电池检测中心去年12月30日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验收,将于今年全面开展并承担国家监督检测任务。中国固态离子学会理事长会议永久落户新乡,开创了新乡与国家级高端研发机构合作的先河。新乡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已核名,设备采购、内外改造、创建国家工程中心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建立各类研发机构100余家,占全市研发机构总数近三成。华隆生物干细胞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已经省发改委备案,注册工作正在筹备。中原经济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中试车间计划近期投入使用。亚洲金属循环利用公司被确定为省第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科隆集团被认定为2012年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科隆集团、卫华集团、金龙集团3家企业被认定为首批河南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培育工程试点企业,环宇集团、科隆集团被列为2013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心连心化肥获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格,是全省唯一一家获得批准的煤化工企业,并连续两年被国家工信部和中国石化联合会评为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我市深入开展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行动,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企业服务活动为抓手,大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分别比8月、7月提高0.3、0.5个百分点,整体形势趋稳向好;实现销售收入2478.4亿元,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16.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31.5亿元、利税17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12.5%,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2.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我市工业累计用电量增长平稳,累计完成9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
年终岁尾,我市一方面强力推进“百日攻坚”活动,一方面已经开始谋划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强力实施建设幸福新乡新型工业化工程,同时,围绕我市六大千亿元产业、战略新兴产业、100户重点企业,强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和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幸福新乡实现加快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并率先崛起的梦想之路将越走越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