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打造中原宜居新城

2013-11-13 10:20:3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编者按:
 
  科学发展引领,幸福乐章悠长。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民生改善,关注弱势群体,提升就业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桩桩件件,惠及百姓,温暖人心。本报就我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进行梳理、报道,充分展现牧野大地科学发展成就,激发全市人民投入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去,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

新乡,打造中原宜居新城
本报记者 廖亮

 
核心提示:
  围绕提升城市发展品质这条主线,新乡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市政和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绿化环境建设和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实践城市建设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的转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打造中原现代田园城市。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道出了城市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方向。我市以建设美丽新乡、幸福新乡为目标,积极推进城市宜居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品质,演绎着这座“常新之城”幸福的故事。
  近年来,新乡城市发展逐渐进入腾飞期,城市面貌可谓一天一个样儿。不少市民可能已经忘记两年前、三年前的模样,甚至更远年份的城市影像了。如今,从空中俯瞰这座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棋盘式的道路整洁平坦,绿地游园星罗棋布,绿树丛丛的人民公园、金波滟滟的牧野湖尤为醒目。建设中的新城区塔吊林立,如火如荼;改造中的旧城区机器轰鸣,紧锣密鼓。整座城市散发出青春的激情与朝气,生态宜居的气息扑面而来。 新乡,这座“新”的城市,处处绽放“新”的魅力,展现“新”的活力。
 
规划引领促发展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英国著名的城市规划理论家帕特里克·格迪斯曾说过:“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
  早在2008年,我市就制定完成了具有前瞻性、高起点的《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绘就了到2020年的城市建设蓝图,构建了科学的城市发展体系,优化了空间布局。
  “一主、两副、五组团”:“一主”即市区主中心城区;“两副”为长垣城区、平原新区两个副中心城市;“五星”分别是辉县、卫辉、延津、原阳、获嘉5个卫星城。通过对城镇空间形态格局、产业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等进行全面优化,使其连为一体,仿佛一城。
  郑新一体化:我市坚持“呼应郑州、错位发展”的指导思想,构建以“一带双核三节点”为核心的郑新一体化空间布局,着力打造郑新城镇集群连绵带。近几年来,我市相继改造了107国道新乡段、胡韦线、郑滑线、薄亢线、翟阳线等多条南北干线公路,构筑了以“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为主体、与郑州等城市连接的“一小时通勤圈”。
  增强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中心城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向东紧凑发展,向南适度发展,深度整合城市北部、西部用地,优化空间资源配置,采取“东移西联南扩北优”的空间发展战略,形成组团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都市区发展格局。以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基础设施、产业载体、生态环境、综合功能建设,促进城市品质、功能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快马扬鞭疾奋蹄

  城市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2012年,我市投入资金1015亿元,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园林绿化及水系景观、公路、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等项目的建设。今年我市继续大力推进城镇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045亿元进行的交通设施、市政基础、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公用事业住房保障等8大类601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镇保障功能水平。
  “3010”惠民工程:我市不少市民对这项民生工程印象深刻。2010年以来,我市开始全面实施“3010”(30分钟经济圈、10分钟生活圈、10分钟生态圈)民生行动计划。建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8条快速通道,形成了以主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6个县(市)的30分钟经济圈,缩短了城乡距离。市民出行10分钟,即可方便到达游园广场、学校、医院以及购物、休闲、健身等场所;从市区乘车10分钟,即可到达市区周边的生态园、植物园、水系等景观。
  加快新区核心区及周边150个重点项目建设:我市强力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打造高品质城市核心区,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新区核心区及周边150个重点城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0亿元。

大道通衢经济兴

  俗话说,一路通来百业兴。交通运输如同人体血液的循环流动,是城市生命力的象征。今年我市建设重点交通项目12个,总投资116.9亿元。其中高速公路64亿元,干线公路25亿元,农村公路9.5亿元,物流园区和场站建设18.4亿元。
  “公交优先”战略:公共交通是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按照“公交优先”战略,我市大力实施公交惠民工程,着力构建城市公交、城乡客运、镇村公交3级网络。今年我市完成了3个公交枢纽站建设,新开通4条公交线路,延伸5条公交线路,新增、更新公交车120余台。同时,按照“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目标,我市在多条主次干道上建立凹进式公交港湾及新式候车亭,以方便市民出行。
  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客运是农村与城市交流的又一条便捷通道,今年我市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按照“一县一网一公司”公交化运营模式,合理配置和整合运输资源,新增50条线路、250辆客车。
  农村公路建设:我市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市修建农村公路300公里,桥梁1000延米,完成建设投资达到3亿元。

宜居新城环境美

  2011年,新乡市获得了当时全国惟一的“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城市”称号,这与我市长期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紧密相连。以建设田园城市、生态新乡为目标,我市重点抓好道路绿化、公园游园绿化、河渠绿化、庭院绿化,着力打造点、线、片、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生态体系。
  每一寸绿都有新意:我市绿化景观带设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彰显层次,体现整体视觉震撼和立体绿化景观效果。让每一处景观都形成自己的特色,使每一棵树木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达到新乡常新、新乡长青的目的。
  水让城市灵动:水是生命之源,人水和谐使一座城市有了灵性。我市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结合城市文化底蕴,对全市现有水系结构进行适度改造,打造”一网、七带、八湖、九园”的水系景观格局,逐步实现河渠互通、清水绕城的目标。近年来,我市先后完成了西干桥游园、九龙口游园、牧野湖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及卫河下游绿化及节点景观建设工程。今年,全长约12公里的赵定河一期治理工程竣工后,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高品质的绿色水景长廊。
  让城市亮起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新乡街头灯火辉煌,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城市的路灯与景观灯交相辉映,如诗如画的夜景让人沉醉。我市的亮化工程把宏观效果和微观效果相结合,动态效果与静态效果相结合,文字显示与图案显示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夜间景观。从2011年开始,我市大力推广使用LED路灯,新建道路、楼体、游园绿地亮化全部采用LED光源。如今,我市路灯总量达3万余盏,景观照明灯455处,城市覆盖率和亮灯率均达到98%以上。
城市在建设中提升,在发展中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品位。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的大潮中,新乡,正以它幸福宜居的鲜明特点,成为豫北大地上的一颗闪亮明珠。

 

责任编辑: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