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经常受教育 群众长期得实惠(系列报道)

2012-12-11 09:12:4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党员经常受教育 群众长期得实惠 

我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系列报道之七 

 

  如何让每一位普通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用最便捷的方式,受到最有效的教育?如何让遍布城区和山区的群众都能通过电视、网络、手机收听收看到致富的信息?
  2004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于实现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如今,更为先进的现代媒体正在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新“翅膀”。


  党员千里走,党建网站一线牵,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


  “施工队伍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长垣东方集团是一家非公企业,也是一家外向型实业集团。集团党委下设13个党支部,其中有12个都建在了施工一线,共有党员233名,其中流动党员占80%以上。
  如何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集团党委书记李俊秀坦言,远程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模式是集团管理流动党员的“法宝”。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期间,在云南省施工一线的党建联络员李洪宾每天准时用手机接收党建信息,旋即为驻外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发布远程教育学习计划。每晚全体党员集中通过互联网收听收看十八大新闻。
党员千里走,党建网站一线牵。东方集团流动党员是全市党员通过“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受教育的一个缩影。
  据记者了解,在实现“三上”之前,我市在3744个乡村已建成并开通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延伸至35个社区、119家民营企业、355个县直机关和1万多家庭用户。这一传统教育模式仍在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据记者了解,随着市场化的加速发展,人们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间的流动日益频繁,教育场所固定性与教育对象流动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市进一步创新党员教育模式,探索实施了远教系统“三上”工程。
  近几年,以全力推进远教“三上”工程为标志,我市党员教育突破传统远教模式局限,实现了从“单兵突破”向“整体推进”的转变,从“小教育”向“大教育”的转变,从单一技术模式向多渠道、广覆盖、全媒体的转变,最终形成了新乡党员教育“3+1”模式。
  “上电视”,实现了远程教育的深度传播,党员和群众在家里就可以接受各种教育和服务; “上互联网”,实现了远程教育的广泛传播,扩大覆盖面,党员教育频道播出的电视节目被及时上传到新乡新闻网,方便基层党员群众登录,随时点击,随时收看;“上手机”,实现了远程教育的快捷传播,小小的手机屏幕可以整合电视、互联网上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广大党员和干部,实现了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三屏合一”。
“三上”,为党员干部“时时开展学习、处处接受教育”创造了条件。
  新乡强力推进“三上”工程的创新实践,对全省远程教育“三上”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被中组部确定为河南省的特色工作,中组部《党员教育通讯》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向全国各地推广新乡经验。


  学以致用  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西拴马村是位于卫辉市狮豹头乡北部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全村仅107户人家,由于交通、信息闭塞,有些农户至今看不上电视节目。2005年11月,该村党支部紧紧抓住远程教育开通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农户收看远教节目,重点收看生猪饲养、猪病防治以及销售信息等,并把每月的25日确定为养殖户的集中收看日。 

  村民徐河山天天跑到学习室请“专家”讲课,2005年,他贷款1.5万元,养猪14头,运用从远程教育学来的技术,一年下来,他成了养猪能手。村民李海根眼见别人通过远程教育学到了养猪技术,住上了新房子,他与党员李春根结成对子,共同收听收看远程教育节目——《致富经》。如今,李海根养猪规模达到了120多头,效益良好。
据卫辉市党员电教中心主任王全敏介绍,目前,西栓马村绿色生猪养殖规模发展到1000多头,年收入达到40余万元。
  孙鸿昌是长垣县顿庄村村民,因为头脑灵活、手脚勤快,他养的猪仔广销周边乡镇。今年,县党员电教中心建立的“远教+合作社+农户”的学用模式更加拓宽了他的销路。
“长垣县顿庄村,150头母猪,绿色养殖,联系电话……”今年夏天,远教管理员主动将孙鸿昌的销售信息挂到了网上。起初,忙于跑销售的他对此事并不在意,谁知,没过几天,管理员就通知他,他家的猪仔在夏交会上成了畅销产品。
  今年,孙鸿昌不仅多卖出了几百头猪仔,还首次打开了原阳、郑州等地的市场。
  长垣县党员电教中心主任郭超告诉记者,今年,长垣县被中组部、国家商务部、省委组织部定为商务信息服务工程试点县。该工程依托远程系统,不仅向农民传播致富技术,还帮助农民打开农产品销路。其主要做法是,由全县600多名远教管理员收集农副产品销售信息,统一传至新农村商网。仅今年夏季,全县农产品网上对接会成交量就达3510多万元。
  据记者了解,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党员、干部、农民通过远教系统收听收看统筹城乡发展讲座,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我市还充分利用远教系统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引导干部群众结成致富帮扶对子58295个,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帮助群众学习实用技术,掌握市场信息,远程教育,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免费大学”、“开放课堂”、“信息金桥”。远教系统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致富本领的新课堂,成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新阵地。


  全国首家地市级党建频道精彩亮相


  冬日农闲,长垣县顿庄村远程教育播放室一日不闲。
  12月1日下午,村党支部书记顿文明等11名党员、干部围拢在会议桌前。“学学十八大新精神吧!”应大家的一致要求,组织委员高昌萍娴熟地为大家播放党建频道收录的十八大新闻。一阵热烈的讨论过后,党员李建文写下观后感:增强发展意识,用发展来解决矛盾和困难……
  2011年6月,党员教育电视频道开始筹办,11月正式开播。新乡党员教育频道是全国首家地市级党建频道。
以“服务农村党员教育、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展现基层党建成果”为宗旨,致力于“研究基层、了解基层、联系基层、服务基层”。新乡党建频道,为全市27万名共产党员和1万多个党组织搭建学习、交流、沟通的专业化党建工作平台。
  党建频道节目能否实现传播速度和广度最大化?市委党员电教中心主任梁巨源告诉记者,新乡党建频道与互联网、手机、远程教育平台等传播渠道交叉对接、共享资源,打造“现代立体综合教育平台”框架。其节目内容迅速被整合到新乡远程教育平台、新乡基层党组织手机信息教育系统、新乡远程教育网、新乡《党员教育》网、新乡新闻网视频版块、新乡电视台手机新媒体等传播平台。

  党建频道的开播可谓“一石激活一湖春水”。

  权威解读中央、省、市惠民政策,发布党建新闻,深度挖掘先进群体闪光品质,提振凝聚干事创业精神力量,加速推动新乡跨越崛起进程,温情追忆流金岁月,精心编排红色剧场。目前,党建频道开办了《走进新农村》、《时代风采》、《岁月留声》、《经典剧场》等栏目。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党建频道又于近期开办专题,打造十八大精品新闻栏目。
  新乡党建频道开播以来,每天滚动播出18个小时,目前已经形成25万人的固定收视群体,成为了一个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专业化频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   远教队伍苦练内功


  山势陡峭,山风凛冽,草木稀疏。冬日,党建频道20余名采编人员走进卫辉市狮豹头乡柳树岭村。
  柳树岭,卫辉太行山区海拔最高峰,皮定均抗日司令部所在地。经济欠发达,但绝不是“新闻盐碱地”。从抗日红色经典故事到绿色环保生态养殖,从坚守大山36年的乡村教师到带领山民致富的农家旅馆老板,短短3天,大家捉住条条鲜活的“大鱼”。
  此次采风,收获颇丰,共推出6部专题片。梁巨源介绍说,类似这样的采风活动,中心经常组织,既丰富党建频道内容又锤炼采编队伍,可谓一举两得。
  据了解,党建频道目前已经形成一支50余人、老中青相结合的远教队伍。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远教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政治性和业务性极强的专业。中心视过硬的业务素质为远教队伍干部的立身之基、履职之本、成事之源,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勤于学习,善于实践。
  自党建频道建立以来,中心每周组织一次政治素养培训、一次业务培训,并聘请全省、全市的专家讲课。日前,中心诚邀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河南电视台原总编室主任陈明为大家授课。党建频道编导侯蕾认真记下精彩的授课内容:专题片重在内容故事化,主题事件化,故事人物化;用情拍摄,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除此之外,毕业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她还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和观看了大量关于新乡先进群体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从中受益匪浅。
  请进来,走出去。为开拓视野,中心组织远教人员到湖北荆州电视台、青岛党建频道参观学习。今年7月,在中组部组织的全国党建频道研讨会上,中心与全国6省8市签订了《党建电视节目交流合作协议书》,新乡党建频道与之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为节目交流和资源共享开辟了新的渠道。
  紧紧围绕创先争优、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等活动,由市委党员电教中心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潮涌牧野》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山村圆梦人》被选送到中组部观摩,《刘庄之路》荣获全省远程教育课件评比一等奖,电视剧《春江新韵》获得全国行业电视片评比一等奖和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着力将远教系统建设成创业创新创先精神最突出、运用现代传媒最娴熟、服务基层和党员最有效的队伍”。目前,  远程教育正处于大发展、大跨越、大变革时期,面对工作职能调整、技术手段创新、服务领域拓展、教育对象和方式的转变,市委对这支队伍提出更高要求。
  据记者了解,市委党员电教中心及各县(市)、区党员电教中心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站点管理、技术维护、资源建设、节目播出、教学组织、学用转化、队伍建设等制度体系。
2011年,我市率先成为全省消除零点播站点的省辖市,远程教育平均学习时长、课件上载数量等各项工作都在全省名列前茅,取得了我市远程教育工作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形成了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位次、系统有共识、群众有好评的良好局面。
  “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现代信息传媒,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的建设服务。”我市正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努力实现“党员队伍发展到哪里,党员教育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目标,让探索的步伐走在全国全列。 

 

责任编辑: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