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奋战在卫辉市抢险救灾一线的蓝天救援队。 本报记者 高志勇 通讯员 王维新 摄
本报记者 李超
跨江河,越群山,千军万马向中原。这是一场爱的集会,他们为爱而来。
持续强降雨,让新乡蒙受了巨大损失,但也让无数平凡之爱如潮水般涌现,感动了一座城,更感动了无数人。
“英雄加油,感谢你们,一路平安,你们辛苦了……”面对前来支援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车辆,新乡志愿者们齐声高喊,洪亮又嘶哑的声音回荡在夜空中,过往车辆人员无不为之感动。无数的志愿者们手拉写着“洪水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乡人民衷心感谢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的横幅排起了长队。
7月20日以来,连续多天的特大暴雨,使新乡发生漫堤溢流、河水倒灌、积水严重的现象,严重威胁着新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新乡告急!
我市市区多所学校成为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市二中作为我市最早一批成为安置点的学校,于7月23日下午4时左右,开始接收、安置第一批受灾群众。也是从当天晚上开始,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不断涌入市二中的校园……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安徽、河北、陕西、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最远的还有人来自海南。
市二中教师秦文胜在7月23日晚接到救援人员入驻市二中的消息后,开始筹划安置。直等到24日凌晨,蓝天救援队的人员才从抢险现场回到学校。他们作风优良,团队纪律严明、管理有序,给接待的市二中教师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有险情,我们立即出发,就不休息了;如果没有险情,我们就抓紧时间休息整顿。”蓝天救援队乔队长的一句话,让秦文胜记忆犹新。7月24日凌晨0时30分左右,蓝天救援队到达市二中,并把指挥中心设立在这里。他们都是刚从郑州的救灾一线下来,就马不停蹄奔赴新乡战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在哪里战斗。
看看他们的足迹:7月20日晚,赴郑州抗洪抢险;7月21日救援郑州被困群众;7月22日赴郑州一家医院转移病人和医生,赴一所职业学校转移被困师生;7月23日赴郑州白沙镇转移被困群众;7月23日又赶到新乡进行救援;7月24日、25日、26日在新乡和卫辉救援;7月27日,继续分组去卫辉和鹤壁进行搜救。
保定市蠡县直隶救援队作为第一批赶赴河南抗洪抢险的队伍之一,已经连续战斗了7天。位于牧野区王村镇东马坊村的富康养老院,有52名老年人在这里安度晚年。洪灾袭来,积水从脚脖深、膝盖深,直到齐腰深,最后水深达到2米,52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护工的帮助下,步履蹒跚地转移到2楼避水。在他们孤立无援、焦急万分之时,河南武警官兵、蓝天救援队、市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赶来了。7月23日傍晚7时,富康养老院的老年人已分批乘坐船艇安全转移。
在帮助我市抗洪抢险、救援群众的过程中,救援人员经受了一次次异常严峻的生死考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抗洪抢险壮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胞情谊。
蓝天救援队借学校教室设立救援指挥中心、后勤资源保障部,为全面开展营救工作部署车辆和调派人力。他们席地而睡,不扰民,不添乱,自备餐饭。从不认识救援人员,到真正了解蓝天救援队,短短几天时间,让市二中的教师们看到了一个大爱无疆、大爱无我的民间铁军。
我们心中的救援英雄,其实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人:有货车司机、教师、警察、驾校教练、快递小哥、个体户……正如蠡县直隶救援队秘书李士军所言:“他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普通人。”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在危急时刻逆流而上,冲锋陷阵,勇斗洪魔,不畏艰难,不怕疲劳,不分昼夜,连续作战,转移了一批又一批被大水围困的群众,为受灾群众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和恢复生产生活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实,救援队只是民间组织,但是,对于生命的敬畏和人民至上的信念,彰显了救援队的光彩。7月27日,安置在市二中的各地救援队伍陆续撤离。当日下午6时左右,最后一批蓝天救援队队员才撤离了学校。“谢谢你们,一路平安!”“感恩遇见你!”……在撤离现场,安置点的群众、志愿者、师生自发排成长队欢送救援人员,呼声震天,泪洒校园。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