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粒“稻种”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书玉

2021-05-14 10:08:24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他是一粒“稻种”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书玉
 
 
本报记者 郭书武
 
研究稻种36年的王书玉,喜欢吃的却是面条。一碗捞面,五六分钟吃完。
 
“小时候养成的饮食习惯改不了,那时候哪吃过大米,都是馍、面条,馍也是红薯面馍、窝窝头,好一点的是花卷。”他解释到。
 
受饥挨饿在他的身体和精神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成年身高1.6米左右;1981年高考时,前3个志愿都是农业院校。“我挨饿,不能再让老百姓挨饿。”
 
辛苦工作
 
1985年毕业时,亲戚已经为王书玉在郑州一所本科院校找好了工作,可是他不忘当初立下的让农民吃饱的初心,坚持回到对口单位市农科院,成为水稻研究所的一名职工。
 
水稻育种漫长枯燥,整地、划区、施肥等几十个环节贯穿整个科研过程,哪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都可能出现差错。
 
研究水稻的王书玉,最怕两个环节:一个是插秧;一个是授粉。
 
插秧时,王书玉几乎每天光着脚在稻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单这一项工作就需要20多天,既是一项脑力活,更是一项体力活。蚊子叮、蚂蟥咬是家常便饭,由于常年泡在凉水里,落下了“天一冷腿就疼”的病根。
 
授粉时,正是8月份,是水稻育种的关键时期。水稻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半,王书玉和团队成员必须利用这短短的4个多小时,观察、记载育种材料的开花习性、选配组合和杂交授粉。
 
就这样,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在别人吃午饭和午休的时候,他和团队成员穿着被汗水浸透了的衣服,一身泥水地在试验田里忙碌着。水稻开花不等人!他必须抓住这段关键的时间,完成数据采集和杂交授粉工作,否则时间一错过,一年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午饭如何解决?前些年王书玉基本上是“五个一”的标配:一个馒头,一个鸡蛋,一杯水,一袋咸菜,一根黄瓜。趁着工作间隙,他凑着水管洗洗手,坐在田间地头,打开袋子就是一顿午餐。
 
选育稻种
 
王书玉在市农科院试验基地的办公室兼储物间,办公桌前8个花盆里装着8捆水稻,用红头绳分别系着,其中两捆上分别印着“新稻89”“新科稻31”的字样。
 
这是他36年研究稻种工作的代表作。
 
试验田里的水稻多达上万个材料种类,为了搞清楚这些性状各异的稻子,观察记载性状数据,王书玉经常早上一上班就下稻田,天黑了才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年磨一剑”的刻苦攻关,1995年育成了河南省第一个国审粳稻品种“豫粳6号”。该品种在1995年~2007年一直是沿黄稻区、鲁中南稻区的当家品种, 占该区水稻总面积的80%以上。
 
王书玉和团队成员栉风沐雨、全力以赴,在广阔的希望田野书写了丰产丰收的最美答卷,先后培育豫粳6号、新稻18号等国审水稻品种9个,新稻22、新粳优1号等省审水稻品种7个。
 
这些品种既有我省第一个自育超级稻品种——新稻18号,也有第一个沿黄纯自育杂交粳稻品种——新粳优1号。
 
新稻18号填补了河南自育超级稻品种的空白,2010年以来一直是我国黄淮稻区主导品种。2009年,在江苏连云港东辛农场,经农业部组织专家验收,该品种创造了亩产807.8公斤的最高纪录。
 
王书玉主持培育的水稻品种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4省累计推广8700多万亩,总增产稻谷约44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20多亿元,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农民全面小康贡献了力量。
 
在单位,有人说他运气好,搞育种硕果累累,40岁那年就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可是王书玉不这样看,认为是自己的“安、专、迷”——能安下心来、专心致志和痴迷其中。
 
秋风送爽之际,就是王书玉高兴之时。风吹稻田千层浪,田野处处稻花香。
 
如今,农民再也不挨饿了,正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这也成了王书玉培育口感更好新品种的动力。
 
绿色稻种
 
王书玉的微信名是“五谷丰登”,这既是对农民的祝福,也是自己努力的目标。
 
他不在工作室或实验室,肯定在稻田;不在家中,还是在稻田。除去出差,他的生活既简单又有规律,几乎是两点一线。
 
出身农民的他,现在是研究员,可是他更愿意与农民打交道,工作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农村,手机里700多个号码有400多个是农民的,20年没有变过自己的号码,只为方便农民需要时能够及时联系到他。
 
与农民贴得越近,越知道农民所思所想。近些年来,他和团队研究重点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从最初的“高产超高产育种”到近几年“绿色优质高效育种”,探索出了成熟的沿黄稻区“稻鳅”混合种养方式,随后在太平镇指导建立“稻鳅”稻田混合种养示范基地,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
 
工作36年,王书玉最开心的是两件事:一是把他自己变成了农民——能够天天待在地里、辛勤耕种和收获;二是把更多的农民都变成了“他”——帮助他们学会了科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坚守育种36年的王书玉,早就把自己变成了一粒“稻种”,在让农民吃饱、土地生金、五谷丰登的道路上结出更多的果实,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