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 新乡正茂】功名深藏稼穑中

2021-05-06 10:44:20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 郭书武
 
长垣市蒲东街道贾寨村,曾经生活过一位经历丰富的“老红军”彭松龄。
 
日前,冒着蒙蒙细雨,从长垣市史志办退休下来的萧岐峻再一次来到蒲东街道贾寨村,寻找彭松龄的家。
 
彭松龄的三儿子在家,可是谈起父亲的经历,他说父亲已于1998年去世,去世前父子俩交流不多,只知道父亲打过仗、受过伤。
 
1990年冬天的一天,下着大雪,彭松龄到县史志办找到萧岐峻,说明身份后,两人敞开胸怀交流。正是这次交流,为彭松龄留下了相对详细的资料。
 
彭松龄,字捷风,生于1923年。1933年,黄河水泛滥,彭松龄随家人逃荒到修武县,而后在焦作、晋城、长治一带要饭,持续了4年时间。1937年5月,正在长治要饭的彭松龄遇见了红军队伍,战士们对他特别亲切,好久没吃过饱饭的他终于吃了一顿饱饭。他喜欢上了这群“不一样的兵”,“跟着红军翻身闹革命”,14岁的他参加了红军队伍。
 
3个月后,国共为抗日实现第二次合作,红军被改编为第八路军,彭松龄成为115师344旅687团二营六连二排五班的一名战士。当兵不到两个月,他就赶上了平型关大战,因为只有14岁,上级没有让他上前线。但是在炮弹不时飞来的准前线,他这个机灵“小鬼”聪明、胆子大,在前线和指挥部之间传递消息、命令,送东西,竟然来去自如。一场大战,让这个14岁的少年成熟了许多。
 
为了抗日,1940年,687团随八路军二纵队政委黄克诚(解放后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走辉县过林县,插过平汉线,到达清丰、濮阳一带。不久,党中央命令黄克诚部南下加入新四军。部队立即从濮阳八公桥渡过黄河,向南进发,机智勇敢的彭松龄开始担任侦察员。1940年7月,黄克诚率领的这支部队划归了新四军三师。同年8月,17岁的彭松龄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进入淮海区域后,彭松龄升任侦察连长。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党中央命令黄克诚挥师东北。整个部队又是日夜兼程,从山海关北边冷口穿过长城,进入西满地区,成为第四野战军的一部分。此后彭松龄打过青龙,守过四平,夺过昌图、铁岭、公主岭、前科旗,转战在东北西部。
 
1947年攻打长春时,彭松龄不幸头部中弹,血流满面,经过几个月精心治疗,总算保住了性命,伤愈出院后,组织上安排他在东北西线兵站当站长(正团级)。3个月后,旧伤复发,出血不止,只好再次入院,直到1948年12月痊愈。
 
出院后的彭松龄身体大不如前,经批准复员回长垣县贾寨村,时年25岁。11年的军旅生涯,彭松龄出生入死、屡立战功,战火成就了这位只有纪念章、没有奖章的“老红军”。回到家乡之后,彭松龄很少提及自己的战斗经历,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直至去世。
 
萧岐峻说,彭松龄一生有三个特点:一是经历过的部队比较全,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新四军,最后是野战军;二是25岁就升职到了正团级;三是成为长垣少有的年轻“老红军”。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