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洪峰
严冬挡不住建设者的热情,机械轰鸣、装载车川流不息,天然渠的清波已注入1600亩的湖面,一座座亭台楼阁初具雏形,一排排新栽的海棠、国槐、油松、红叶李、水杉列阵湖畔,原阳县同心湖生态景观建设鏖战正酣,热火朝天的场面驱散了隆冬的寒流。流连驻足的一位群众说:“从去年3月到现在,同心湖每天都有新变化,都盼着今年‘五一’全部建好,咱黄河边又多了一处生态大景观!”在冬日的黄河岸边,这样的喜人场景还有很多。
我市作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核心区的重要城市,较早启动沿黄生态带建设,先期启动了6带、9园、5个特色小镇、12个美丽乡村、10条进滩路、4个片区开发共46个沿黄重点项目。2020年,我市加快推进沿黄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建设,绘就出一幅“生态黄河”新画卷。
6带中,全长110公里大堤生态廊道、66公里控导工程连接线、一期43公里幸福路的“三横”路网体系已建成通车,道路两侧高标准绿化基本完成,生态观光带初具规模;天然文岩渠森林体验带道路建设和右侧100米绿化已全部完成,沿途风景优美;控导工程连接线生态观光带即沿黄生态通道,项目已竣工通车,沿线成为周边群众和市民采摘瓜果、休闲观光的好去处。预计今年“五一”前,平原示范区至长垣市控导工程连接线将全线贯通。9园中,占地8400余亩的王家潭湿地森林公园,由生态林田区、湿地水景区、自然林草区3个不同的景观分区组成,建成区域已于2020年9月开园,北部园区正在加快建设,最终将形成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原国家植物园建设有序推进,先后完成了项目选址、概念性规划,一期项目立项等工作;绿色科创小镇国家生物育种中心项目正全面建设,科诚企业孵化器入孵项目已达52个,中原现代农业硅谷初具雏形;原武镇稻米博物馆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原阳县同心湖生态景观已完成蓄水,今年“五一”前完成湖区绿化。5个特色小镇中,原武古镇融创文旅城欢乐体验中心2号楼已竣工并对外开放展示;太平镇镇区主题徽派风貌改造已完成;陈桥水镇的水系连通工程、观光步道和部分绿化种植已完成;水墨赵堤的荷塘月色度假村、虾兵蟹将片区建设已完成并运营,旅游观光效益良好。12个美丽乡村中,长垣市赵堤镇大浪口村已建成380亩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0条进滩路已经完工8条,剩余2条预计今年6月底完工,将打通原阳县、平原示范区进滩路线。4个片区开发中,平原示范区黄河滩区西部片区整体开发试点项目工程过半,金棠里民宿餐厅已交工,客房主体完工,百里花果长廊完成1.6万亩苗木种植,1万亩未来林果园栽种果苗80万株;原阳县大米三产融合示范园中的水牛赵村休闲水系、休闲广场、餐饮住宿项目等均已完成,营运良好;长垣市芦岗田园综合体路水林三网示范区框架已基本建成;华康医院医养结合项目主体已完工。
驱车行驶在宽敞平坦的沿黄生态通道上,伴着不远处奔流的黄河一路同行,盐店庄万亩桃园、桃园驿站、铁军驿站、黄河美景生态园、金滩林海苗圃装点着绿野;驻足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北裹头观景台瞭望,路成网、林成片、田成方,村在林中园中,人在花中绿中,构成一幅美丽壮阔的画卷。
市沿黄生态带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我市2018年编制完成《沿黄生态带发展规划》,2019年正式成立指挥部,先行先试开展沿黄生态带建设。目前,按照“点线面”结合的原则,生态廊道建设顺利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样板区、绿色科创小镇、中原国家植物园、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博浪沙森林公园、陈桥水镇“6大节点”工程稳步开展,其余项目全面铺开,一幅壮美的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下一步,各路工程项目建设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谋划长远,干在实处,久久为功,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乡样板,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