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书记的“第二职业” ——记市市场监管局驻村第一书记王自新

2021-01-25 09:49:52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郭书武实习生李羚
 
  市市场监管局驻封丘县王村乡前赵寨村第一书记王自新,驻村3年多来,在正常驻村工作之外,有将近一半的时间为贫困户卖农产品,包括苹果、大蒜、香菜、菠菜、红薯等,做微商成了他的“第二职业”。他说:“贫困户的事就是我的事。”
 
  2019年,前赵寨村贫困户从山东引进的红富士苹果迎来了第一次丰产。没有卖过苹果,他们不知道把苹果卖给谁,再加上市场上同类产品集中上市,贫困户家中的苹果积压严重。
 
  王自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不在自己的工作职责之内,但是他还是伸出了援手。他想了好久,决定利用微信朋友圈来推销。
 
  当写下“亲们”这两个字时,王自新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苹果物美价廉,再加上他承诺免费送货到家,朋友、同事纷纷响应,这个15公斤、那个25公斤……
 
  周五晚上从驻村回来后,王自新就开始送货,苹果放在后备厢和后座上,私家车成了“货车”。他又当司机又当搬运员,朋友不在家,他还得放在门岗,有的甚至送到家里。
 
  “把贫困户的苹果卖出去,他们才能坚定脱贫信心,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王自新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一个多月,王自新共帮助贫困户销售苹果4000多公斤。
 
  2019年卖苹果,2020年又开始卖大蒜。大蒜长势好,但是行情低。贫困户王文彩找到王自新,希望他能出手帮一帮。她家真困难,老伴儿有残疾,孙子患有脑积水病,儿子贷款买的货车急需还款。
 
  有了卖苹果的经历,王自新再次在朋友圈里吆喝起卖大蒜,并配发了图片和视频。不仅如此,他还给朋友、同事一个个打电话。
 
  相似的一幕又出现了。周五下班后,王自新私家车的后备厢和后座上又装满了成袋的大蒜,一车装了300多公斤。按照朋友、同事的住址,他又一次送货上门,一直到晚上9时多才送完。他先后4次为王文彩家卖了1500多公斤大蒜。
 
  还没等王自新喘口气,贫困户赵金海又找上门来,表达了想让他帮忙卖大蒜的意思。王自新犹豫了一下,想到对方的困难,只得一口答应下来,再次借助微信朋友圈,帮忙卖了2500多公斤大蒜。
 
  2020年春节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封村”“断路”加上饭店、餐馆关门歇业,阻断了身患残疾的低保户赵清学家香菜的销路。王自新得知情况后,再一次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帮助他寻找销路。亲朋好友、同事纷纷在微信群报名购买,王自新又变成了“送货员”。
 
  3年多来,王自新帮助贫困户销售苹果、大蒜、红薯等农副产品达7万多元。“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前赵寨村贫困户也光荣脱贫了。但为了前赵寨村乡村振兴,这个‘第二职业’还得继续干下去。”王自新微笑着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