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

2021-01-25 09:48:34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阅读是人类了解外界的通道,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能帮助我们克服生命的局限,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和灵动。
 
  自从当了老师之后,我读了很多关于教育的书籍,知道了如何科学教学,如何在学生的每一个成长阶段进行引导。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评判,是很难的一件事。虽然我们对孩子有期望,也在努力付出,但是我们不能保证这个付出是合理有效的,有些方法甚至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只有不断地自我提升,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看待学生,才能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方法。如何进行自我提升?就我个人而言,读书是最好的方法。
 
  书是什么?是一个人思想的精华所在。我们读名著、读经典的过程,其实就是和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如何选择书籍,如何去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生活当中不乏有这样的人,想读书,但是不知道该读什么。在我看来,如果不想提升专业技能,那么就读名著,读畅销类的经典书籍。很多时候我觉得读书的范围要广、要宽,因为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有它特有的思维模式,我们掌握的体系越多,我们的思维能力就越强,就更容易学会触类旁通。
 
  那么有了书之后怎么读呢?要分两步走。首先是读,带着问题去读,看到一个标题,可以先试着想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再去对比作者的文字。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能让我们发现和作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给自己带来认知上的提高。
 
  其次,我建议要写读书笔记,针对自己感触最深或者能让自己产生共鸣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想法。坚持这样做,进步将会很快。随着看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广,深度越来越深,我们教育学生、处理工作或者做任何其他事情,都将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要知道,在古代,读书的代价是很大的,只有有钱人家的子女才有机会读书。但是,现在不同了,相比很多商品,书显得很廉价。正是因为它的廉价很多人忽视了它的真正价值。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所在的城市,有多少家书店,有多少人在主动读书?人和人最大的差别在哪儿?在大脑,而读书是“滋养”大脑的最佳方式。
 
  也许有人会问,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因为很多读书人一没有钱,二没有权,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读书的价值所在。但是,如果我说巴菲特、查理芒格、董卿之类的名人,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查理芒格有个特点,生活非常规律,每天早餐前一段时间都是用来看报纸,即使在他眼睛因病视力变得非常弱的情况下,也依然没有放弃。董卿那落落大方的主持风格,优雅而又得体的出口成章,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力量支撑,恐怕难以为继。所以说,读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它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是隐性的,它不能让你即刻变得富有,但是却能让你不断进步。
 
  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希望在阅读的路上,我们能一路同行,让书籍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指明灯。(马如亚)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