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书武实习生李梦溪
1月5日,作为一名农民,蒋红超走进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讲述自己从贫困户到“食用菌大王”的过程。
今年37岁的蒋红超家住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盐店庄村,曾经是一名贫困户。父亲腿部残疾,母亲因病去世,两个孩子均未成年,全家的重担落在蒋红超的肩上。
2017年,盐店庄村大力发展万亩桃园,规模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桃树枝、桃树干、桃树根该如何处理?当时正在负责种植桃树的蒋红超却从中发现了商机,萌生种植食用菌以及“变废为宝”的想法。
创业初期问题连连,弄得蒋红超手忙脚乱。选址、注册、资金、管理、技术、观念等问题接踵而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及时出手相助,带着他从村里到乡里再至平原示范区,问题一个个协调解决了。乡村两级帮扶干部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小额无息贷款,区人社部门主动和他联系,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为他发放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还邀请市劳动训练中心的老师到村里传授创业技巧和销售方法。最终,第一批平菇赶在春节前上市销售,价格高扬。这大大增强了蒋红超脱贫的信心,增强了乡亲致富的希望。
2018年年初,5万多袋菌棒生产用菌已经发菌成功,七八万公斤发酵料发酵顺利,蒋红超又引进资金建设了一个桃树副产品粉碎加工厂,专业粉碎盐店庄桃树产业带来的下脚料,将盐店庄村及周边村庄桃树副产品也全部转化利用。
经过努力,蒋红超成立了占地30亩的平原示范区益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设了9座种植蘑菇的钢结构大棚,加工生产蘑菇培养基机器设备一套。合作社目前以自主收购、加工、生产蘑菇培养基及培育、销售蘑菇为主,年转化桃树副产品200吨,产值突破25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食用菌大王”,并解决了20多人就业问题,其中贫困人员7名。“这些工人每月能拿两三千元的工资。”蒋红超说。2020年11月,平原示范区社会事务局帮助他申请并发放了一次性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1.4万元。
蒋红超告诉记者,作为曾经的贫困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能够顺利脱贫致富,自己很感恩党和政府。今后,他要尽自己所能,带领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之路。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