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贫有百样,困有千种。面对严峻的扶贫形势,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自此,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了制胜法宝。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研究、部署、督战下,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众人输血”变“自身造血”,从“产业兴旺”到“生产发展”……精准扶贫战略在我国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磅礴力量,结出了丰硕成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性工程,其深度、广度和难度一点也不亚于脱贫攻坚。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继承和发扬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好脱贫方,增强“动力源”,才能走好踏实乡村振兴路。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在脱贫攻坚战中,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与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名村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更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各级党组织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推进乡村振兴,同样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让鲜红的党旗指方向、添信心,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确保乡村振兴之路向前奔。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是长期坚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路线、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实践结果。乡村振兴,主体依然是农民,也需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创造精神,汇聚众智众力。广东探索从脱贫攻坚时的“驻村帮扶”,拓展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将帮扶对象上提一级,实现了从“托底线”到“谋发展”的转变。各地结合实际,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部署要求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创新实施新的帮扶计划,引导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强内力、借外力、聚合力,必将夺取乡村振兴的新胜利。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从贫困到小康,我们靠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伟大的奇迹,穷苦的日子渐行渐远。从小康到富裕,让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加油、努力、再长征”,将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变成推动乡村振兴的良方,奋斗的鼓点将愈加铿锵,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陈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