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腾唱新歌

2021-10-16 14:53:53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 翟京元

深秋,伫立黄河岸边,一桥飞架南北,滔滔黄河奔腾东流。

黄河新乡段位于黄河下游上首,西与焦作接壤,东与濮阳毗邻,全长170公里,流域面积达4558平方公里。

在这片母亲河孕育的土地上,既有灿烂的文化明珠,也有千年的历史流传,更有辉煌的现代文明。欣闻黄河保护与文化发展论坛将在我市举行,届时大咖云集,高手论剑,何尝不是黄河之幸,新乡之幸。

故道深处寻遗珠

又一次来到玲珑塔下,灰色的建筑矗立不语。

从空中俯瞰,这个古建筑掩藏在金黄的农田和现代化城市中。它所在的地方,是位于平原示范区的原武镇。登上塔顶,南望黄河波涛,北眺太行峰峦,东见浩瀚云海,西览万顷碧绿,美丽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如同一个守望者,历经千年沧桑,今见古镇老树发新枝。平日,塔的南侧,粗大的垂柳投下荫凉,不少老者和游客在这里对弈或吟文。黄河曾在这里留下多少故事,今人已无法准确得知,但从这座塔的传说和建造工艺中,便足以感触到其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仅在原武镇,还有“龙潭月照”五龙池、“中华一绝”原武盘鼓。然而今天,就在它的西部,占地2100余亩的融创文旅新城项目业已建成,似乎是从历史中穿越而来,你刚刚还在慨叹古文化的遗落,现在又可以在冰雕玉砌的世界里溜冰赏灯,在大雪纷飞的“雪世界”里乘橇滑雪,不得不感叹,现代文化的吸引力同样如此巨大。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文明。在原武镇东合角村,农民企业家赵建华修建的黄河稻米文化博物馆,不仅记载着当地引黄稻改的历史,更有对中原农耕文明的探寻,吸引着中小学生在这里研学实践,了解并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大家都知道,卷城晓烟、烟寺暮雨、大河春涨、金堤柳浪、龙潭月照、灵鹊晴沙、扈亭斜晖、曙阁残雪是有名的原武八景。我们计划筹划资金,使老八景变成新八景。”采访中,原武镇相关领导向记者描绘未来计划。

位于封丘县东南部的陈桥驿,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发动陈桥兵变,从而开启大宋王朝。历史远去,故事流传,陈桥驿作为黄河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观光探寻。

然而,与成熟或热门黄河景点相比,我们看到,陈桥驿、曹岗险工、玲珑塔等优质资源由于开发不足,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度并不高,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有待提升,亟待对我市黄河沿线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梳理和有效利用,并进行高质量开发利用。

对于黄河文化的挖掘和提升,其实不乏典型案例,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的草坡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就是代表。草坡村农民都是黄河滩区农民,他们滋养于黄河文化,创作的也是黄河题材作品,通过交流中心平台,一年卖出千万元,在实现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同时,也找到了文化自信和发展自信。

可喜的是,如何让优秀黄河文化重新焕发光彩,我市从摸清文化资源底数着手,正在健全文化设施基础,弘扬文化时代精神,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实行遗产保护与文化弘扬相结合,从而不断丰富黄河文化精神内涵。

生态黄河写发展

国庆期间,封丘县文旅局推出“金秋趣封丘 国庆采摘游”暨第五届封丘农民丰收季自驾游活动,仅4天时间,就吸引游客1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30万元,其中仅嘉联生态园的游客就达5万人次。

“总的来说,我们是以黄河文化为线,把各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游有所值。”采访中,封丘县乡村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建霞介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年来,正是不断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进“花海封丘”建设,油菜花生态旅游季渐成封丘县文旅品牌。乡村旅游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绿色已成为封丘县发展的底色。

生态黄河如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平原示范区东天庄园负责人詹东天有着自己的实践。从2014年开始,詹东天在这片原是荒草的地方开发东天庄园,几年过去,500多亩以葡萄为主题的生态农庄,可以葡萄采摘、农牧养殖、会议拓展、餐饮食宿,加上旁边就是万亩槐林,现已成为郑州、新乡等周边市民的好去处。

“葡萄可以采摘、可以做酒,价值实现最大化。”詹东天认为,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撑是产业,产业的首选是农业,农业的关键是可持续化。

从黄河北岸由西向东行进,一路万亩桃花、万亩槐花、万亩油菜连片成方,千亩草坪、万亩苜蓿、菌草种植初具规模。昔日的河沙滩正在变成“花果川”,过去贫瘠落后的滩区正在由“包袱”变成“财富”,风景变成了“钱景”。

如今,我市沿黄河北岸正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中原现代农业硅谷、中原黄河国家植物园、国家级黄河森林公园、同心湖生态样板、王家潭湿地森林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实现以点带面,打造黄河岸边的山水园林、郑州都市圈的生态绿核、郑新一体的生态纽带。

大河安澜谱新篇

黄河,发源于3000多公里外的巴颜喀拉山,经历了高原奔腾、平原逶迤之后,缓缓入海。历史上,由于它决口、灾害不断,人们冠之以桀骜不驯。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开始,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93次,重要的改道26次。黄河的桀骜不驯曾让人民受灾受苦,正是因为沿岸庄稼朝不保夕,“原延封”人民只能“今朝有酒今朝醉”,长久以来,特别“能喝”。

虽然这只是笑谈,但也不失有趣。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加大对黄河治理的力度,如今已半世安澜,沿岸群众没有了水患之忧,也就多了造福功能。

有了黄河水,才有了“原阳大米”和“延津小麦”。在满足了人们的温饱之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滩区人民安居乐业,又成为党和政府的战略思考。

2014年,省委、省政府实施“三山一滩”扶贫开发重大战略,封丘县李庄镇作为第一批试点,承担着为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探索方法和模式的重大使命。去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李庄镇全面实现了滩区迁建收官,6年时间内,总计4.2万名滩区群众从堤内搬到堤外新区。

迁到堤外,再无安居之忧。今天,李庄镇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森林小镇,并以旧村复耕土地为基础,建设黄河大堤生态带和穿滩公路连接线生态产业带,发展林果业和花卉苗木产业,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公园。

已经迁建的滩区居民在过上幸福生活的同时,如今,我市继续在原阳县、封丘县、长垣市等县(市、区)全力推进迁建工程建设,统筹谋划产业项目,确保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今年,我市遭遇特大暴雨洪水,黄河堤岸安全受到考验。这次黄河保护与文化发展论坛,更把城市洪涝防治、水利安全和灾后重建作为交流内容,这对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保黄河流域岁岁安澜,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待山河无恙,岁月静好,人们可以来到黄河岸边,临坝凭栏,看滔滔黄河,尽收眼底。当然,也可以入住平原示范区桥北乡葛韩庄贺舍里,和三五好友花间晚宴,尽情感受“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